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谈出版行业30年变迁
2008-01-18 00:00:00.0 来源:中华图书商报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1978~2008,这在中国历史上和中国新闻出版史上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段。我们无法设想,假如没有这30年,没有这30年的改革,这30年的开放,这30年惊天地、泣鬼神的变化,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新闻出版业是个什么样子。
当然,历史没有假设。30年,毕竟在中国土地上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气势恢宏的变革。看看今天中国的天空和大地,看看中国人喜气洋洋的面孔、高昂的头颅、挺直的腰杆;看看我们的新闻出版业,看看正在席卷整个新闻出版领域的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制与资本市场改造,看看此伏彼起的跨地域、跨行业、跨媒体的兼并重组大潮,看看矗立在都市黄金地段的千米万米大书城和数万个崛起于农村、社区的书屋,我们无法掩饰激动的心情,无法抑制回顾与总结的欲望。
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和愿望,在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本报隆重推出“30年”专刊,试图用30人、30事、30忆、30图、30改革、30阅读、30营销等串联起新闻出版业改革开放30年的轨迹。此专刊推出短短几天里,业内业外的反响已经如潮涌来,推动着我们将这样的回顾继续深入下去。
本报今期发表的是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同志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斌杰同志访谈已经越过表层追忆,在30年基本成就、基本规律、基本经验、基本体会这些重大问题上作出回答。相信对全行业为期一年的大讨论、大总结一定会起到导入和引领的作用。
改革开放不仅对整个中国命运具有“历史性”、“抉择性”意义,对中国出版业同样具有“历史性”和“抉择性”意义。
记者: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和2008年元旦献辞中都讲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这里把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讲得非常透彻了。您怎样评价改革开放30年对中国出版事业的作用和意义?
柳斌杰:锦涛同志对改革开放伟大意义和作用的评价非常深刻,也非常准确。改革开放不仅对整个中国命运具有“历史性”、“抉择性”意义,对中国出版业同样具有“历史性”和“抉择性”意义。回想“文革时期”出版业的情况不难得出结论:没有30年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出版业今天这样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局面,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对国际出版格局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但是,总结30年出版业的改革发展是一个大题目,也是一篇大文章,不是几句话就能讲清的。我在不久以前也谈到过改革给出版业带来六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解放思想转变了工作思路;二是改革开放发展了文化生产力;三是创新体制营造了新的市场机制;四是实现了政府从办出版向管出版的转变;五是公共文化服务得到了加强,第六是中国出版业正在走向世界。这是我们现在都能看得到的变化,可以给改革意义的深层次总结提供一个线索。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