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口岸木质包装检疫监管模式改革见成效
2007-04-07 00:00:00.0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宁波检验检疫局面对宁波口岸外贸快速发展和大通关建设的形势,针对原有的木质包装检疫监管模式存在的矛盾和不足,对宁波口岸进出境木质包装检疫监管模式进行了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建立定点监管模式
根据木质包装进出境数量情况,前推后移查验点,在进出境货物主要口岸共考核确认17家集装箱堆场、7家企业查验点为进境木质包装定点查验点,实施进境木质包装集中查验,解决了检验检疫业务量快速增长与检验检疫人员不足的矛盾,实现了木质包装的快速验放。
出境木质包装集中监管
将出境木质包装检疫处理前置,引导使用企业直接购买处理合格的木质包装,或对出境木质包装实行“集中处理、分批核销”的模式,初步解决了广大出口企业木质包装检疫处理瓶颈,降低了出口成本。
实施无木质包装全天候电子验放
开发“无木质包装货物抽查监管系统”,取消无木质包装货物的报检,改为企业对进境货物使用木质包装的情况声明;突出查验重点,采用视频监管方式对申报无木质包装的货物实施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的电子查验;对出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处理全过程实施处理数据有效采集的实时数据监控和关键点的视频监控,提高了标识加施企业的处理质量和出货速度。
实施异地检疫
指定区域查验为多点自愿灵活选择查验地,使货物自动分流,提高查验效率。同时通过集中口岸报检、前置分单环节、精简单证、建立虚拟平台等方式,及时分流检验检疫结果登记、加快单证流转速度和归档速度。
加快实验室建设
合理配置实验室资源,在北仑和余姚等进境口岸相继建立木质包装常规实验室,构筑“初筛”与“确定”两级实验室,率先引进并实施“远程鉴定”,开发LRP2000实验室管理系统与CIQ2000系统实现有效接口,使实验室数据可在电子检验检疫大平台上实现传输与比对,促进实验室技术资源和数据共享,缩短检测周期,极大地提高了木质包装检测效率和准确率。
明显成效
问题检出率大大提高,监管“有效性”进一步突出。2005年~2006年,宁波口岸共检出不合格木质包装4914批次,同比2004年1439批次增加72%,其中在全国首次从泰国、巴西、比利时等非松材线虫疫区国家进境货物木质包装上截获国家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松材线虫,在宁波口岸首次从德国进境货物木质包装中截获松材线虫。
货物通关速度大大提高,监管“提速性”进一步突出。据统计,70%以上的货物(主要是无木质包装货物)查验放行时间由以前平均每箱15分钟降低到5分钟,极大地提高了货物的查验速度。
查验效率大大提高,监管“增效性”进一步突出。由改革前平均每人检疫6批/天提高到50批/天以上,缓解了现有检疫人员紧缺的矛盾。
社会效益显著,监管“减负性”进一步突出。进出境木质包装实施电子监管后,使涉检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费用和时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宁波口岸一年进境无木质包装查验约10万多标箱,实施无木质包装24小时电子查验以来,仅滞箱费、营运费每年为相关企业节省2000多万元,且企业节省的通关时间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无法估量。
执法力度得到加强,监管“严密性”进一步突出。加大对木质包装行政处罚案件处理力度,全年共行政处罚木质包装违规案件1250起,占全局总数80%以上,使木质包装申报不符、逃检现象有效得到遏制,防止了疫情通过木质包装传入我国。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