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瓦楞纸业牵动世界市场
2007-02-02 00:00:00.0 来源:中国包装网 责编:中华印刷包装网
立于1985年的美国信息资源公司(RISI,Resource Information Systems,Inc.)是全球公认的世界森林产品生产行业首屈一指的经济预测机构。RISI的350个成员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其中包括纸张生产企业、纸箱生产企业、设备供应商和金融机构。RISI提供一流而精确的预测分析报告,其领域覆盖整个森林产品,包括造浆、纸品生产、纸箱产品生产等。
在美国信息资源公司北美森林产品会议上,275多名来自各大公司和各行各业的RISI成员在广泛了解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后,预测了中国国内经济形势走势,并分析了这一迅速崛起的“东方巨龙”将对世界纸箱及其它纸品生产市场造成的影响。
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浮出水面引人注目
RISI副总裁、微观经济学家Brendan Lowney先生以整体经济形势分析为背景,对未来两年各种纸品生产及纸制包装产品生产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描述。他向其他成员们介绍1978年中国应对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所采取的策略,以及自改革开发后,中国的GDP以每年10%的增长速度持续增长的事实。
高速的经济增长必然要求加大以纸为原材料的包装产品的需求量。Kurt Schaefer先生是RISI的高级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纤维来源。他认为,中国2004年的纸浆和废纸消费量是4500万吨,预计到2015年将增加到9000万吨。中国已从过去购买成品国逐渐转变为原材料采购国。中国国内的废纸搜集市场也日渐繁荣,政府正在尽一切可能寻找自给自足的方式。现在的废纸年回收量为1000万吨,而到2015年将达到3500万吨。不过即使2015年达到了3500万吨,回收率也仍然只有约40%,与北美和西欧国家的60%或70%仍有差距。
与此同时,不断扩大的纸张和纸板加工能力导致了对造纸纤维需求量的迅速增加。RISI副总裁Beth Snel先生详细阐述了原因,他说:“2001年和2003年间,中国箱纸板生产量增加了500万吨。而从2004年到2006年,还将再增长530万吨。未来两年还有10个新项目要上马,又会增加350万吨箱纸板产量。如此迅猛的增长量相当于目前中国国内总生产能力的60%。这将对远东地区箱纸板交易市场的平衡性产生重大影响,现在出口到中国市场的许多亚洲纸板和纸箱生产企业将面临非常残酷的现实—— 关闭工厂、或因产能利用低而导致利润减少。”
醒来的“巨龙”搅动世界市场商家觊觎
瓦楞纸箱生产行业的业内人士都会提出的问题就是:“这些经济环境的变化将会对瓦楞纸箱生产行业造成哪些影响?”对此,Ken Waghorrle先生和Anne Bousquet先生对未来两年内的经济和政治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他们认为,2004年美国纸箱生产市场出货量上涨了3%,而2005年将有中等幅度的下降。2005年和2006年继续出现的贸易赤字将阻碍耐用消费品的增长,导致纸箱产品价格上涨,这将迫使一些终端用户转而使用其他材料的包装产品。即使全世界箱纸板需求量增加,美国出口挂面纸板生产商将继续受到海外生产能力扩大带来的压力。美国出口挂面纸板量减少已成定局,再加上美国不景气的经济环境,就意味着未来两年美国的箱纸板生产将不会有起色。
RISI副总裁Ken Waghome先生讨论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可能对北美以纸纤维为基础原料的包装市场造成的影响。他列举数据,证明了目前中国纸箱生产行业生产过剩的现状。他认为,中国箱纸板生产过剩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导致箱纸板净价为120美元/吨,低于美国同类产品价格。并且随着中国生产能力的继续扩大, 由此造成的利润缩减局面还将持续。此外,从中国进口商品量日益增大的状况限制了美国的消费品产量,也由此影响了包装生产商的利益。美国工业生产量远远落后于消费量。1999年到2003年,美国纸产品的消费量每年递增2%,而国内生产能力却逐年下跌了2%。而个人终端用户消费品市场的情况更是让人悲观。例如,美国五金电器和小家电用品每年的消费量以7%的速度增长,而产量却以每年2%的速度下降。玩具和运动用品市场的消费量每年上涨9%,但国内生产率却以每年2%的比率下降。总之,美国生产商的日子并不好过。自1998年以来,非耐用消费品生产速度没能跟上GDP增长的步伐。即使最乐观地估计,非耐用消费品市场生产能力也需要很多年才能恢复,并且假如在2005和2006年整体经济态势低迷,无疑是雪上加霜。 (divid)
在美国信息资源公司北美森林产品会议上,275多名来自各大公司和各行各业的RISI成员在广泛了解目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后,预测了中国国内经济形势走势,并分析了这一迅速崛起的“东方巨龙”将对世界纸箱及其它纸品生产市场造成的影响。
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浮出水面引人注目
RISI副总裁、微观经济学家Brendan Lowney先生以整体经济形势分析为背景,对未来两年各种纸品生产及纸制包装产品生产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描述。他向其他成员们介绍1978年中国应对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所采取的策略,以及自改革开发后,中国的GDP以每年10%的增长速度持续增长的事实。
高速的经济增长必然要求加大以纸为原材料的包装产品的需求量。Kurt Schaefer先生是RISI的高级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纤维来源。他认为,中国2004年的纸浆和废纸消费量是4500万吨,预计到2015年将增加到9000万吨。中国已从过去购买成品国逐渐转变为原材料采购国。中国国内的废纸搜集市场也日渐繁荣,政府正在尽一切可能寻找自给自足的方式。现在的废纸年回收量为1000万吨,而到2015年将达到3500万吨。不过即使2015年达到了3500万吨,回收率也仍然只有约40%,与北美和西欧国家的60%或70%仍有差距。
与此同时,不断扩大的纸张和纸板加工能力导致了对造纸纤维需求量的迅速增加。RISI副总裁Beth Snel先生详细阐述了原因,他说:“2001年和2003年间,中国箱纸板生产量增加了500万吨。而从2004年到2006年,还将再增长530万吨。未来两年还有10个新项目要上马,又会增加350万吨箱纸板产量。如此迅猛的增长量相当于目前中国国内总生产能力的60%。这将对远东地区箱纸板交易市场的平衡性产生重大影响,现在出口到中国市场的许多亚洲纸板和纸箱生产企业将面临非常残酷的现实—— 关闭工厂、或因产能利用低而导致利润减少。”
醒来的“巨龙”搅动世界市场商家觊觎
瓦楞纸箱生产行业的业内人士都会提出的问题就是:“这些经济环境的变化将会对瓦楞纸箱生产行业造成哪些影响?”对此,Ken Waghorrle先生和Anne Bousquet先生对未来两年内的经济和政治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他们认为,2004年美国纸箱生产市场出货量上涨了3%,而2005年将有中等幅度的下降。2005年和2006年继续出现的贸易赤字将阻碍耐用消费品的增长,导致纸箱产品价格上涨,这将迫使一些终端用户转而使用其他材料的包装产品。即使全世界箱纸板需求量增加,美国出口挂面纸板生产商将继续受到海外生产能力扩大带来的压力。美国出口挂面纸板量减少已成定局,再加上美国不景气的经济环境,就意味着未来两年美国的箱纸板生产将不会有起色。
RISI副总裁Ken Waghome先生讨论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可能对北美以纸纤维为基础原料的包装市场造成的影响。他列举数据,证明了目前中国纸箱生产行业生产过剩的现状。他认为,中国箱纸板生产过剩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导致箱纸板净价为120美元/吨,低于美国同类产品价格。并且随着中国生产能力的继续扩大, 由此造成的利润缩减局面还将持续。此外,从中国进口商品量日益增大的状况限制了美国的消费品产量,也由此影响了包装生产商的利益。美国工业生产量远远落后于消费量。1999年到2003年,美国纸产品的消费量每年递增2%,而国内生产能力却逐年下跌了2%。而个人终端用户消费品市场的情况更是让人悲观。例如,美国五金电器和小家电用品每年的消费量以7%的速度增长,而产量却以每年2%的速度下降。玩具和运动用品市场的消费量每年上涨9%,但国内生产率却以每年2%的比率下降。总之,美国生产商的日子并不好过。自1998年以来,非耐用消费品生产速度没能跟上GDP增长的步伐。即使最乐观地估计,非耐用消费品市场生产能力也需要很多年才能恢复,并且假如在2005和2006年整体经济态势低迷,无疑是雪上加霜。 (divid)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