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规标准成为快递包装变“绿”的“硬”约束
2022-11-10 10:40:54.0 来源:《中国质量报》 责编:覃子喻
- 摘要:
- 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首次突破1000亿件大关,达到1083亿件。今年1—9月,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800亿件,预计全年业务量将同比增长13%左右,达到1225亿件。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这是一个可喜的数字,但从环保角度看,就有点令人担忧了。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带来纸箱、塑料袋、胶带、充填泡沫等包装物的极大消耗。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过度包装问题,无形中增加了快递从业者、商家及消费者的成本。与此同时,快递包装物每年制造上千万吨的垃圾,对环境保护造成巨大压力。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加强对快递过度包装的治理,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我国《快递暂行条例》明确提出,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发布了《邮件快件绿色包装规范》《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目录》《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规则》等多个管理制度和行业规范,表明了我国治理快递过度包装、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的决心。
多年努力也收到了一定成效。国家邮政局信息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快递行业采购使用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和规范包装操作两个比例均达到90%,累计投放可循环快递箱(盒)978万个,在邮政快递营业揽投网点布设回收装置12.2万个,回收复用瓦楞纸箱6.4亿个。不过,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成效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可以显著减少快递废弃物的循环快递箱由于成本较高等原因,并未实现大面积普及,投入使用的循环快递箱循环使用次数也不多。由于快递包装盒种类繁多、规格不一,其回收再利用水平较低。可以看到,快递包装大盒套小盒、填满塑料泡沫、层层胶带“五花大绑”等现象仍不少。
影响快递包装绿色化进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快递企业基于成本考虑,缺少使用绿色快递包装的积极性;出于降低快递物品损坏风险考虑,不敢减少快递包装层数,也不敢减少胶带使用量;为了争夺客户、留住客源,快递包装设计也不敢太精简、太寒酸。业内人士指出,快递企业有利益追求,在使用绿色包装上必然瞻前顾后、缩手缩脚。而现行相关法规制度、行业规范多为倡导性、鼓励性要求,相关标准也均为推荐性标准,这就很难对快递企业形成刚性约束。而且,覆盖全链条的法规与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现行法规与标准体系仅针对快递包装使用环节,对上游电商企业、包装生产企业等没有约束力;绿色包装回收体系也不健全。
快递包装“绿”起来,需要法规标准“硬”起来。加强对快递过度包装的治理,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建立完善覆盖全链条的法律和标准体系非常必要,也非常关键。在法律和规范层面,除了落实《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定,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法规标准政策体系,持续推进快递包装的绿色化、减量化和循环化。比如,研究修订《快递暂行条例》,细化限制快递过度包装管理和处罚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制修订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地方性法规。再比如,研究出台强制性国家标准,督促快递包装全面淘汰不可循环利用或不可降解材料,从源头遏制污染的产生;对于快递企业积极参与包装材料的减量化和再利用,应该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和支持;对于消极对待治理的企业,则应当采取严格的监管和执法措施。
快递包装绿色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社会性工作,需要政府、快递企业、电商平台和消费者共同努力,通过立规、强标、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只有所有社会成员都参与进来,并见诸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快递包装绿色升级。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