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祥:老报人的初心与希冀
2022-09-15 14:53:56.0 来源: 兵团日报 责编:覃子喻
- 摘要:
- 改革是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激发采编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大家进一步干出成绩,程玉祥带领报社领导班子对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制定了严格的采编责任制。
【CPP114】讯:9月8日,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指导、中国报业协会主办的新时代党报成就展(线上展)开展。年近90岁的兵团日报社原总编辑、社长程玉祥入选成就展百名优秀报人,也是全疆唯一入选的报人。
1992年春,程玉祥(左六)与报社编务人员召开编务会议,研究讨论报纸改革发展问题(资料图)。照片由本人提供
“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59年前,程玉祥从河北大学毕业后,组织安排他留在河北省委党校工作,他却多次向组织提出要去西藏,后被调整到新疆工作,先后被分配到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任职。爱上漠风猎猎的西北,程玉祥全身心投入兵团事业,再也没离开这片热土。
1983年5月30日,兵团党委作出《关于兵团报纸复刊的决定》,复刊后的报纸由《军垦战报》更名为《新疆军垦》(现《兵团日报》),为兵团党委机关报。兵团党委政治部组织部任命程玉祥为报社总编辑,后兼任社长。从此,他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为报社改革和发展事业殚精竭虑、奉献力量,推动这份党报走过不平凡的历程。
迎难而上 重建队伍
回忆起在报社工作的岁月,程玉祥说:“1983年5月30日,兵团党委决定让停刊10多年的报社两个月后复刊。当时,报社原有的采编队伍只能找回来一两个人,图书资料、印刷设备等都没有留存下来,重新组建队伍困难重重。”
兵团时任司令员陈实高度重视报纸复刊工作,对程玉祥说:“8月1日当天必须出报,我知道你们条件很困难,但这是大事,就是拿手抠,也得印出报来!”
“当时办公场所、设备都没有,人员缺乏,经费也非常有限,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但我是一个老党员,脑海里根本没有‘怕’这个字,就一个念头,必须全力以赴,带头担起这份重任。”接到任务的程玉祥下定决心,要积极发扬兵团精神,艰苦创业、迎难而上,重建队伍、早日复刊。
没有队伍怎么办?程玉祥从兵团机关和当时的农一师、农五师、农七师、农八师等调来8个人,组建起了采编队伍。
没有印刷厂怎么办?程玉祥带人跑了几个单位和市场,买了两台二手机器和一堆铅字回来,又招了一些工人,送到新疆印刷厂学习,组建起一个临时印刷厂。
“大概一个多月后,报社的采编人员和印刷人员都培训得差不多了,我就带着大家开始干活。当时,大家白天抓紧时间采编稿子,晚上全员去印刷厂拣字、排版。”程玉祥回忆道。
当时报纸使用的是老式铅字印刷技术,白天组好文稿,程玉祥和大家深更半夜一起到印刷厂帮忙,每人手拿一个木盒子,按文稿从6000多个铅字里找到对应的字放到盒子里,排成行、组成块,再拼成版进行印刷。8月1日,《新疆军垦》报试刊第一期出版。10月1日,4开4版的《新疆军垦》报正式出版。
成功了!大家欢呼雀跃。那时,从报社去印刷厂的路坑洼不平,夏天还好走,到了冬季,一路都是冰疙瘩,走一趟不知要摔倒多少回。然而,大家累并快乐着。看着一期期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疆军垦》报刊出,程玉祥心里更是无比快乐。
复刊以来,他带领采编队伍努力研究报纸内容,积极支持和帮助报社全体同志提升业务水平,改革报纸版面,较好地完成了兵团党委交给的各项任务。
“培养人才太重要了”
程玉祥常说:“要办好报纸,培养人才太重要了。”
“报纸要做大做强,需要过硬的人才队伍,需要好记者好编辑。”程玉祥提出,要进行全员培训。报社各部门每年年初做计划,在保证工作的前提下,让记者编辑“走出去”,到中国新闻学院、兰州大学新闻系、广西农垦职工大学学习。程玉祥还牵头与兰州大学新闻系合作,在兵团联合举办新闻培训班。“在我们这里办班,就能有更多的人参加学习。”程玉祥说。
培训取得显著成效,报社采编队伍对于党报新闻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准确,采编水平大幅提升,报纸受到兵团各部门的肯定,报社推出的新闻作品获奖数量也逐年增加。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