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教辅成为“教腐”
2014-08-28 09:16:27.0 来源:中国质量报 责编:徐赳赳
- 摘要:
- 时下,各类教辅资料科目齐全,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在北京图书大厦内,一位即将升入初三的王同学说:“口碑不错加上老师推荐的教辅书有好多套,可是时间、精力有限,所以得仔细挑选。”
【CPP114】讯:时下,各类教辅资料科目齐全,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在北京图书大厦内,一位即将升入初三的王同学说:“口碑不错加上老师推荐的教辅书有好多套,可是时间、精力有限,所以得仔细挑选。”教辅教材是学习中的刚需用品,如何挑选到质量好、内容佳的书籍,令学生及家长们头疼。近年来频频曝出的抽检不合格以及从采购中渔利的教育贪腐现象,更是无法令人放心。
存在诸多质量缺陷
检索相关报道发现,近年来教辅教材抽检不合格的新闻屡屡曝出,整体质量状况并不乐观。2013年“云南字典”和“武汉字典”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据央视2014年5月5日《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湖北教育厅采购320万册字典均为盗版,该字典错误“是国家规定的20倍”。正是诸如此类的事件,使得教辅被戏称为“教腐”。
据了解,质量缺陷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印刷、外观等方面的不合格,比如纸张耐折度、覆膜粘接强度、书背字平移、墨色不均等;另一类则是文字、内容等方面的软性缺陷,比如存在文字性、知识性、规范性差错,在语法、逻辑、数字、文图、标点符号等方面出现错误或使用不当。此外,“一本教材有几十种参考书,原创少、抄袭多、教辅泛滥”的现象也广为诟病。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李锋亮表示,现在的中小学生课业任务繁重,教辅教材质量缺陷影响使用,而且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纠正错误的时间与精力。
利益驱使多方铤而走险
业内人士曾在媒体上透露,“一本两三元成本的书,可以标价近20元,即使两折出货,他们还能有钱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全国中小学生人数约2.08亿,每年中小学教材教辅图书市场高达几百亿元。有资料显示,全国约90%的出版社都参与教辅策划与出版。
一位不愿透露个人信息的高中教师认为:“说到底,还是利益问题。正是有利可图,才激发出版商、生产厂家、教育行政部门铤而走险。在书籍流向学生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能够获得利润。”李锋亮提出,这类问题还与编写、印刷人员的能力素质有关。可能这部分人员能力不达标,责任心不强,很多企业为了节省时间、金钱、人力等成本而选择抄袭速成,内容质量却不敢恭维。
此外,北京印刷学院教授曹国荣提醒,要关注教材教辅资料印刷厂家的认证资质。她说:“现在中小学教辅教材资料的出版印刷都是拥有绿色认证的企业进行的,尤其北京市场上,没有绿色认证的企业不允许生产。而获得认证资质的企业生产的教辅教材应该都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因此,不排除因监管不严格,尚未获得相关资质的企业进行违规生产的可能。
整治乱象须发挥市场作用
为治理教辅市场乱象,中央牵头多部门联合下发了不少通知。2009年,教育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文强调:严禁违反出版管理规定,擅自编印、统一征订教辅材料;严禁将教辅材料纳入《教学用书目录》、印发教辅材料《推荐目录》、搭售教辅材料以及强迫学生购买教辅材料等违规行为;严厉打击盗版和非法出版教辅材料等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47544人次,已查处违法违规经营单位637家。2014年,新闻出版行业已经连续7年开展的3.15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专项活动中,将少儿读物和教辅材料作为专项治理的重点对象。
在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高压之下,市场乱象依然存在。李锋亮建议,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可以建议老师或者学生用什么出版社出版的教辅教材,并且给出多个建议以供选择,然后让老师、学生、家长自己去购买,这样就可以变成一个纯粹的市场行为,或许可以有效避免相关灰色环节以及减少教辅教材质量不过关情况的发生。”他说。
存在诸多质量缺陷
检索相关报道发现,近年来教辅教材抽检不合格的新闻屡屡曝出,整体质量状况并不乐观。2013年“云南字典”和“武汉字典”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据央视2014年5月5日《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湖北教育厅采购320万册字典均为盗版,该字典错误“是国家规定的20倍”。正是诸如此类的事件,使得教辅被戏称为“教腐”。
据了解,质量缺陷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印刷、外观等方面的不合格,比如纸张耐折度、覆膜粘接强度、书背字平移、墨色不均等;另一类则是文字、内容等方面的软性缺陷,比如存在文字性、知识性、规范性差错,在语法、逻辑、数字、文图、标点符号等方面出现错误或使用不当。此外,“一本教材有几十种参考书,原创少、抄袭多、教辅泛滥”的现象也广为诟病。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李锋亮表示,现在的中小学生课业任务繁重,教辅教材质量缺陷影响使用,而且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纠正错误的时间与精力。
利益驱使多方铤而走险
业内人士曾在媒体上透露,“一本两三元成本的书,可以标价近20元,即使两折出货,他们还能有钱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全国中小学生人数约2.08亿,每年中小学教材教辅图书市场高达几百亿元。有资料显示,全国约90%的出版社都参与教辅策划与出版。
一位不愿透露个人信息的高中教师认为:“说到底,还是利益问题。正是有利可图,才激发出版商、生产厂家、教育行政部门铤而走险。在书籍流向学生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能够获得利润。”李锋亮提出,这类问题还与编写、印刷人员的能力素质有关。可能这部分人员能力不达标,责任心不强,很多企业为了节省时间、金钱、人力等成本而选择抄袭速成,内容质量却不敢恭维。
此外,北京印刷学院教授曹国荣提醒,要关注教材教辅资料印刷厂家的认证资质。她说:“现在中小学教辅教材资料的出版印刷都是拥有绿色认证的企业进行的,尤其北京市场上,没有绿色认证的企业不允许生产。而获得认证资质的企业生产的教辅教材应该都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因此,不排除因监管不严格,尚未获得相关资质的企业进行违规生产的可能。
整治乱象须发挥市场作用
为治理教辅市场乱象,中央牵头多部门联合下发了不少通知。2009年,教育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文强调:严禁违反出版管理规定,擅自编印、统一征订教辅材料;严禁将教辅材料纳入《教学用书目录》、印发教辅材料《推荐目录》、搭售教辅材料以及强迫学生购买教辅材料等违规行为;严厉打击盗版和非法出版教辅材料等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47544人次,已查处违法违规经营单位637家。2014年,新闻出版行业已经连续7年开展的3.15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专项活动中,将少儿读物和教辅材料作为专项治理的重点对象。
在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高压之下,市场乱象依然存在。李锋亮建议,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可以建议老师或者学生用什么出版社出版的教辅教材,并且给出多个建议以供选择,然后让老师、学生、家长自己去购买,这样就可以变成一个纯粹的市场行为,或许可以有效避免相关灰色环节以及减少教辅教材质量不过关情况的发生。”他说。
- 相关新闻:
- ·湖南株洲首次启动教辅用书统一印制 2014-07-30 09:22:04.0
- ·中小学教材印制质量评比江西新华印刷夺冠 2014-07-04 09:10:58.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