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新闻频道> 国内> 正文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3D??????????:????3/4

2013-01-08 09:25:57.0 来源:?? 责编:??

摘要:
???????????????????????????????3D?????????????????????????????????????????????????????
  此时,欧美充满活力的3D打印企业,不仅在技术上尝新,而且在商业模式上也有创意。

  2007年由飞利浦提供启动资金的Shapeways,令人瞩目的就是它“云打印”概念的O-O(线上线下)商业模式。它像Facebook一样打造自己的用户社区,社区集销售、定制、设计于一体:顾客可以在网上选定产品的三维设计方案,或直接上传自己设计好的3D模型,并选择材料,支付一定费用后,Shapeways会用3D打印机将其制造出来并邮寄上门。截至2012年6月,该公司累计打印超过100万件产品;其制造社区中有超过6000家提供设计服务的商家和个人;还有15万活跃用户。

  Shapeways以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先后赢得三轮融资,总金额超过1700万美元,由此实现了其在纽约创办“未来工厂”的梦想。

  由于3D打印在美国制造业的巨大应用潜力清晰显现,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宣布,并在2012年国情咨文中重申:政府计划每年向先进制造技术投资5亿美元,并在四年后,提高到每年10亿美元,以提升美国的领先地位。

  中国的科研、工业界也开始重新审视思考这一技术。2012年,颜永年重返3D打印领域,他发现最大的变化是:“以前需要跟政府官员讲解半天什么是3D打印,现在省了不少口舌。”

  共性技术缺失:产研学错位

  太尔时代,是2003年颜永年和几个学生凑钱成立的。限于清华教授的身份,颜当时未直接参与运营,其子颜旭涛是公司副总经理。

  在攻克小型3D打印FDM设备时,太尔时代遇到了如何能让喷头顺畅、稳定地出丝,如何提高精度,如何增加可打印材料的多样性等问题;而工业级3D打印机的研制中难啃的骨头更多:材料、微滴喷射技术和激光技术等,这些被业内人士称为“共性技术”。

  事实上,不仅是3D打印企业,中国目前产业升级碰到的核心瓶颈,就源于产业共性技术的严重缺失。

  所谓共性技术是指那些蕴含潜在机会——可以在多个产业中广泛应用——的技术或工艺,它既是基础研究迈向市场应用的第一步,又具有被一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共享的潜力。可见,共性技术的突破,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皆密不可分。

  在发达国家的创新体系中,大学主要进行基础研究,研究所侧重于共性技术研究,企业主要致力于应用性研究和最后的产品化,产研学三方在市场机制下合作互补。但在中国,这三者的关系,却呈现出错位竞争的局面,致使科研与产业严重脱节。

  从大学来讲,对基础研究的热情正在下降。基础研究,是原始创新的基础,它意味着人才的培养、数据和成果的积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称,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布局,关系一个国家十年二十年的发展,因此稳定持续的投入非常重要。

  然而,1999年后,中国的基础研究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支出的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2005年至2010年,这一比例从5.36%降至4.59%,而美国基础研究经费始终占R&D总支出10%以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中,法国、澳大利亚、瑞士均在20%以上。

  与此同时,中国的大学越来越热衷于应用研究,且伸长手脚,自办企业。3D打印产业就呈现出浓厚的“高校军团”的色彩:除清华大学的北京殷华外,西安交通大学派生出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武汉滨湖机电技术产业有限公司则依托于华中科技大学。

  颜永年作为校方代表曾出任北京殷华的董事长,公司团队主要由他实验室的教师和学生及外聘的几名工人组成。公司一年卖两三台3D打印设备就可以支撑运营经费,盈利部分则需给校方分成。很快,这个校属企业就遇到了维持易、做大难的局面。由于经营业绩与个人收入的关系不大,且教师和学生对发表论文、评职称的兴趣远超过销售产品,导致研究方向多瞄准高、精、尖题材,对来自市场的信号则表现迟钝。

  事实上,几家依托高校建立的3D打印企业,都未能在热销的3D打印小型设备上有所建树。

  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杨柏龄就指出,教授抓一帮学生,办一个小企业。这样的产业化不仅对创建研究型高校和研究机构不利,而且从企业规模上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上不了台面。实际上,它是满足小团体利益的小富即安的模式。

  大学应在技术出了“孵化期”后,将其转给企业实现商业化,从而脱离高校管理。最早做出3DP打印技术的麻省理工学院,就通过技术转让实现了商业化,它把工艺分成四条技术路线,分别卖给四家公司,其中一家名为Z Corp的公司,现在已占据了业内领先地位。

  2012年,颜永年吸取往年的经验,彻底离开了大学,他找到投资方,注册了一家新公司。

  从科研院所来讲,同样缺乏研究并解决共性技术的兴趣。3D打印初进入中国那几年,即1999年之前,中国的科研体系还属于计划经济体制:企业只管生产,技术研发由科研院所进行,并无偿转让给企业,结果前者没动力,后者研发能力薄弱。是年7月,国务院下达《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由此启动科技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

  当时,全国范围内的上千家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进行了转制:脱下事业单位的“官衣”,不再享有国家财政拨款,转变为自负盈亏的科技型企业。

  北京技术市场协会顾问林耕,对转制后的这些企业进行调研,发现其中很少凭借原有的技术优势,为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绝大多数放弃了长期共性技术研究,转向能在短期内解决生存问题的应用开发。

  而欧美企业对3D打印技术的系统性开发,都离不开应用型研究所。德国弗朗霍夫激光研究所拥有20多台激光直接加工金属设备,但它只做应用研究,不做产品,专门为其他机构直接提供生产、咨询服务。

  从企业来讲,经过十多年发展,仅从研究开发的经费支出看,中国企业似乎已经成为创新主体。2010年,企业执行的R&D支出占全社会此类支出73.4%,这一数据高于美英法,接近韩日。2005年至2010年,拥有研究开发活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从6874个增加到12889个,而企业科技机构数量也从9352个增加到16717个。

  但是,提供以上数据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分析结果却显示:大量的研发资金被用于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工艺性问题、产品层面的研发,这些只能算技术改进,而非最关键的技术创新。“国内企业仍满足于发达国家的高技术溢出效应,大力引进国外生产线,靠二流技术依然可以赚钱。”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杨柏龄称。

  在这样的格局下,桎梏着诸多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难题,事实上却处于无人攻坚的状态。

  赶超模式的弊端

  不论是企业界、研究所还是大学,都流露出强烈的重视短期利益、急于求成的心态,这与中国制造业始终处于规模追赶状态直接相关。

  后进国的产业赶超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规模追赶、技术追赶和创新导向。

  改革开放30多年里,中国形成了产业规模优势。在可统计的500多种工业产品中,有220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各级政府擅长于追赶型和规模扩张的产业模式,企业也习惯将国外的技术拿来,凭借低成本、低端制造、大规模出口展开竞争。

  然而,“新兴产业和既有的产业升级绝不适用于这种追赶模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分析。

  中国政府也努力通过制定专项规划,来确定战略性技术发展方向,但是,以追赶为特点的跟随体制,往往使得技术在外力的推动下,为达标而创新,产业内生的发展力量遭到破坏。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举例说明,科技部不久前出台的一项规划,“从技术上、逻辑上就都不对”。这个名为《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文件称,三维显示技术最有生命力,且终将成为显示技术共性平台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分享到: 下一篇:3D打印机制造巨头收购新公司 力推新技术发展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