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制造业初现“倦鸟回巢”3D打印助力
2013-01-07 10:17:21.0 来源:搜狐 责编:王岑
- 摘要:
- 据《新闻晚报》报道,在上世纪80年代初,每5个美国工人中就有1个是在制造业工作,但如今这个比例降到了10比1。
【CPP114】讯:据《新闻晚报》报道,在上世纪80年代初,每5个美国工人中就有1个是在制造业工作,但如今这个比例降到了10比1。过去15年的美国历史可以称之为谷歌、脸谱、亚马逊、苹果或沃尔玛的时代,但决不会有人认为那是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
在过去,出于减少成本的需要,许多美国企业将制造外包给中国或其它国家的厂商。但近来,节省时间的需要可能使得这些企业将部分生产线迁回美国。 3D打印技术的出现也使得如何制造和在哪里制造的决策过程发生了改变。美国有理由对重振制造业持乐观态度。毕竟,智能时代下,新的工具让更多的工作留在了美国。
奥巴马高调宣布重振制造业
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制造业几乎与夕阳产业划上了等号。受过良好教育、满怀雄心的人们愿意选择的职业是体面的,而且有无限发展可能的行业,比如会计、金融、软件、生物技术等等。
不过,一场金融危机将一切都改变了。美国开始反思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出“去杠杆化”,回归“再工业化”战略。
从2009年到2012年,奥巴马政府先后推出了 《美国制造业振兴法案》、“购买美国货”、“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内保就业促进倡议”等多项政策来帮助美国制造业复兴。
为了提高美国制造业吸引资本和投资的能力,政府还通过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制造业的税收负担。
奥巴马认为,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制造业增长和出口推动型增长,这一主张也开始引导美国制造业“倦鸟回巢”。
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占比从上世纪80年代的20%回落至如今的10%。对比来看,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是30%。在美国,从事信息技术领域工作的人们会觉得未来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2012年,可以说是几十年来的首次,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开始对制造业有了更多的信心。
美中成本劣势在缩小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此前的一份研究报告更是测算出,未来五年中,对于多数销往北美市场的商品而言,相比美国部分地区,在中国沿海城市建厂只能减少10%到15%的生产总成本,运输和存货成本减少是最主要因素。美国的部分州,如南卡罗来纳、阿拉巴马和田纳西,将会变得越来越适合建厂。
此外,近年来,随着开采技术的重大突破,美国页岩气产量出现爆发式增长,也有望为回巢企业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能源成本优势。
波士顿咨询公司指出,把美国制造业回流放到更大的国际宏观环境下审视,这一过程尚处在早期,而且不同产业间存在差异,受到劳动力成本所占比例、运输因素、各国的比较优势和公司经营战略等众多因素影响。但BCG预计未来五年这一趋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扩张的企业。
“至2015年,美国将比德国、日本和英国等国拥有5%至25%的成本优势。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成本劣势差距将会缩小。在2010年,折合成美元的中国产品的成本比美国同类产品便宜12%,而到2015年,这一差距缩小为7%。”波士顿咨询公司在报告中称。
技术革新成美“再工业化”主流
从通用电气(GE)在肯塔基工业园区近60年来的兴衰变迁,也可以一窥美国制造业复苏的场景。
该工业园区建于1951年,到上世纪60年代,如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产量每周6万台,1973年的高峰期有23000名工人。
到了80年代,随着美国制造业衰落,这一园区的工人数已经低于1955年的水平。
而到90年代,这一园区已然成为GE的鸡肋,几任CEO均考虑出售该园区。这是美国制造业夕阳西下的一个典型范例。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2年以来,这个工业园区连续有新的生产线开张:其中2月份甚至有一条生产线专门组装最新一代的低耗能热水器,取代了GE在中国的一家承包工厂。
是什么使得GE做出将这条生产线回迁美国的决定呢?要知道离开中国就意味着没有了相对廉价及高效的劳动力。答案是,技术革新与减少能耗。
当样机刚刚抵达肯塔基生产线时,已经生疏多年的工程师围绕着这款热水器一筹莫展它的顶端是一大堆接线的控制板。后来重新设计的结果是每5个零件可去除1个,原料成本下降25%,装配时间从中国的10小时减到2个小时。最后,产品抵达销售点的价格从1599美元降到1299美元。
在过去,出于减少成本的需要,许多美国企业将制造外包给中国或其它国家的厂商。但近来,节省时间的需要可能使得这些企业将部分生产线迁回美国。 3D打印技术的出现也使得如何制造和在哪里制造的决策过程发生了改变。美国有理由对重振制造业持乐观态度。毕竟,智能时代下,新的工具让更多的工作留在了美国。
奥巴马高调宣布重振制造业
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制造业几乎与夕阳产业划上了等号。受过良好教育、满怀雄心的人们愿意选择的职业是体面的,而且有无限发展可能的行业,比如会计、金融、软件、生物技术等等。
不过,一场金融危机将一切都改变了。美国开始反思自己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出“去杠杆化”,回归“再工业化”战略。
从2009年到2012年,奥巴马政府先后推出了 《美国制造业振兴法案》、“购买美国货”、“五年出口倍增计划”、“内保就业促进倡议”等多项政策来帮助美国制造业复兴。
为了提高美国制造业吸引资本和投资的能力,政府还通过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制造业的税收负担。
奥巴马认为,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制造业增长和出口推动型增长,这一主张也开始引导美国制造业“倦鸟回巢”。
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占比从上世纪80年代的20%回落至如今的10%。对比来看,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是30%。在美国,从事信息技术领域工作的人们会觉得未来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2012年,可以说是几十年来的首次,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开始对制造业有了更多的信心。
美中成本劣势在缩小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此前的一份研究报告更是测算出,未来五年中,对于多数销往北美市场的商品而言,相比美国部分地区,在中国沿海城市建厂只能减少10%到15%的生产总成本,运输和存货成本减少是最主要因素。美国的部分州,如南卡罗来纳、阿拉巴马和田纳西,将会变得越来越适合建厂。
此外,近年来,随着开采技术的重大突破,美国页岩气产量出现爆发式增长,也有望为回巢企业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能源成本优势。
波士顿咨询公司指出,把美国制造业回流放到更大的国际宏观环境下审视,这一过程尚处在早期,而且不同产业间存在差异,受到劳动力成本所占比例、运输因素、各国的比较优势和公司经营战略等众多因素影响。但BCG预计未来五年这一趋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扩张的企业。
“至2015年,美国将比德国、日本和英国等国拥有5%至25%的成本优势。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成本劣势差距将会缩小。在2010年,折合成美元的中国产品的成本比美国同类产品便宜12%,而到2015年,这一差距缩小为7%。”波士顿咨询公司在报告中称。
技术革新成美“再工业化”主流
从通用电气(GE)在肯塔基工业园区近60年来的兴衰变迁,也可以一窥美国制造业复苏的场景。
该工业园区建于1951年,到上世纪60年代,如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产量每周6万台,1973年的高峰期有23000名工人。
到了80年代,随着美国制造业衰落,这一园区的工人数已经低于1955年的水平。
而到90年代,这一园区已然成为GE的鸡肋,几任CEO均考虑出售该园区。这是美国制造业夕阳西下的一个典型范例。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2年以来,这个工业园区连续有新的生产线开张:其中2月份甚至有一条生产线专门组装最新一代的低耗能热水器,取代了GE在中国的一家承包工厂。
是什么使得GE做出将这条生产线回迁美国的决定呢?要知道离开中国就意味着没有了相对廉价及高效的劳动力。答案是,技术革新与减少能耗。
当样机刚刚抵达肯塔基生产线时,已经生疏多年的工程师围绕着这款热水器一筹莫展它的顶端是一大堆接线的控制板。后来重新设计的结果是每5个零件可去除1个,原料成本下降25%,装配时间从中国的10小时减到2个小时。最后,产品抵达销售点的价格从1599美元降到1299美元。
- 相关新闻:
- ·全国首家3D打印照相体验馆落户西安 体验立体印刷 2013-01-05 15:01:32.0
- ·看三维打印技术在国外军事领域的应用 2013-01-05 10:47:08.0
- ·佳能阿联酋被任命为独家打印管理服务供应商 2013-01-05 09:34:21.0
- ·惠普将撤下在亚马逊的大部分打印机和硒鼓 2013-01-05 08:52:56.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