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电子书”,作家“自出版”
2011-09-13 08:35:11.0 来源:文汇报 责编:王岑
- 摘要:
- 在美国,一些作家写了新书不再交给出版社,而依托电子书平台自己出版,封面设计、推广促销、新书定价等等活计,都自己干。这种新模式被称作“自出版”,而“自出版”的作品叫做“原生电子书”
【CPP114】讯:在美国,一些作家写了新书不再交给出版社,而依托电子书平台自己出版,封面设计、推广促销、新书定价等等活计,都自己干。这种新模式被称作“自出版”,而“自出版”的作品叫做“原生电子书”
“我想问听众们一个简单的问题:有多少人是用手机或者其他电子阅读器读书的?能举下手吗?”几天前,在北京,一个美国男人在结束自己的演讲前,做了一次现场调查。他望着台下举起的手,自言自语:“这比美国多得多了……”
他叫布莱克·克劳齐,被盛大文学请来中国做“原生电子书”论坛的嘉宾真是再合适不过:2010年前,克劳齐已是一位出版了3本畅销小说的作家,2010年后,他尝试把两本书放在kindle上卖,四五个月里取得了月销2万本的惊人成功。尝到甜头的他就此转型,改在电子书平台上发表新作——写作之余,他做自己作品的出版商,包揽了封面设计、推广促销和新书定价等活计。“一个人就是一家出版社”,这种新模式被称作“自出版”,而“自出版”的作品叫做“原生电子书”。目前在亚马逊书店里,通过Kindle下载的前100种畅销书中,有28种是“自出版”的“原生电子书”。
收入很诱人,作家做“超人”
看看克劳齐为自己的小说得做些什么吧。“当一本书写完,以前交由出版商做的后续工作,我现在都要自己干:雇请设计师设计封面,考虑制订推广促销的计划,还要自己做校对和编辑……
克劳齐说,其实在写作时,他已经在想这些事:封面怎么吸引人,如何对那些潜在的读者亮出新书的“看点”……他的下一本书将在今年11月上线,但眼下他就开始跟精挑细选出来的400多个博客的博主联系,请他们写书评。
“我现在已经不太依靠传统的出版物来对我的书进行评论。”克劳齐说,在美国,书评对于书的销售至关重要,因此他对400多位博主提要求:在新书出版当天,就请他们同步把书评放上他们的博客,同时转载到一些大型论坛上。他估计,这些博主还会动用facebook等社交平台来帮忙推广他的新书。克劳齐像一名专业公关人士那样老到地总结道:“这样做,发布当日将会有很多新闻围着我的新书转。我第一部网上作品按照这种方式操作,第一天就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一个人扛下这么多事,累不累?当然累,克劳齐直言不讳:最大的动力就是回报——“你想不想挣更多的钱?就这么简单。”他“摊开账本”:“原来我跟传统出版社合作的时候,一本书定价25美元左右,我拿10%版税,每卖出一本拿2.5美元;现在我与几个电子书平台都有合作,以亚马逊为例,一本电子书虽然定价2.99美元,但每卖掉一本,我能拿70%,也就是2.1美元左右——看起来比先前少一点,不过,在传统出版模式下我每年最多只能出一本新书,而现在我可以出更多的书。”
此外,按美国传统出版的结算方式,作者每年两次获得报酬,但做“原生电子书”,每个月克劳齐都能分到钱。
“分心”太多,还是“释放潜能”?
克劳齐至今一共写了7本小说,他把它们都陈列在电子书架上,设置关键词搜索,提供故事梗概和免费章节试读。他还给自己做了一个官方网站,其中有访谈、链接、作品年表、个人背景,也介绍题材或风格跟他相近的其他作家的作品。
这仅仅是个开始。克劳齐做了自己的出版商,“经营头脑”被激活,随时留心着新的商业机会。他正和美国一家动画公司合作,尝试改变小说“纯文本阅读”的传统模式,融入视频和音频——网上阅读“有声有色”是未来趋势,克劳齐说他所有的电子书都要“多媒体化”。
“我干了不少写作之外的事,你可以说这些是挑战,但我应付得来,因为没有一个人比我更清楚应该如何给我的新书做包装和营销。”尽管克劳齐这样宣称,质疑的声音没有停过:你是否还有足够精力和把握干好老本行——写小说?甚至他列举的“原生电子书”的另一大好处“增进和读者之间的亲和度”,也被批评为“有媚粉丝之嫌”。
克劳齐强调,对“原生电子书”,他最喜欢的一点是它能让作者“尽量释放创作潜能”:“现在,我能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多长就写多长……‘原生电子书’把这个权利归还给了作者,这是非常好、非常好的事情。”
中国市场很大,可是平台互不开放
亚马逊之类的电子平台吸附了大量像克劳齐这样的“自出版”作家,并且为他们提供服务。克劳齐为了推销下一本新书,向400多位博客作者发了邀请评论的电子邮件,而亚马逊则向几十万在线读者发邮件,告知新书出版日期。“这个邮件很有用,昨晚我的这本还未问世的书排到了亚马逊Kindle排行榜前100位的第82位,这是我自己不可能做到的。”克劳齐把这一条作为重要经验推介给他的中国听众:除了辛勤劳动,还要懂得和大品牌的大平台合作。
台下举起的手臂,让克劳齐见识了中国电子阅读市场之大。盛大文学首席版权官周洪立告诉他,中国有7亿部手机,有4.5亿网民,有7000万个博主和几千万微博主……这让克劳齐迫不及待想在中国开拓新读者群。但当他更多了解情况后,又有点迷惑了:中国目前的电子阅读平台格局和美国非常不一样,“在美国,一个作家可以在多个电子平台发布作品,价格一样;而中国的电子阅读平台更倾向于跟作者独家签约,作家和作品只能和一个平台捆绑……”
“我想问听众们一个简单的问题:有多少人是用手机或者其他电子阅读器读书的?能举下手吗?”几天前,在北京,一个美国男人在结束自己的演讲前,做了一次现场调查。他望着台下举起的手,自言自语:“这比美国多得多了……”
他叫布莱克·克劳齐,被盛大文学请来中国做“原生电子书”论坛的嘉宾真是再合适不过:2010年前,克劳齐已是一位出版了3本畅销小说的作家,2010年后,他尝试把两本书放在kindle上卖,四五个月里取得了月销2万本的惊人成功。尝到甜头的他就此转型,改在电子书平台上发表新作——写作之余,他做自己作品的出版商,包揽了封面设计、推广促销和新书定价等活计。“一个人就是一家出版社”,这种新模式被称作“自出版”,而“自出版”的作品叫做“原生电子书”。目前在亚马逊书店里,通过Kindle下载的前100种畅销书中,有28种是“自出版”的“原生电子书”。
收入很诱人,作家做“超人”
看看克劳齐为自己的小说得做些什么吧。“当一本书写完,以前交由出版商做的后续工作,我现在都要自己干:雇请设计师设计封面,考虑制订推广促销的计划,还要自己做校对和编辑……
克劳齐说,其实在写作时,他已经在想这些事:封面怎么吸引人,如何对那些潜在的读者亮出新书的“看点”……他的下一本书将在今年11月上线,但眼下他就开始跟精挑细选出来的400多个博客的博主联系,请他们写书评。
“我现在已经不太依靠传统的出版物来对我的书进行评论。”克劳齐说,在美国,书评对于书的销售至关重要,因此他对400多位博主提要求:在新书出版当天,就请他们同步把书评放上他们的博客,同时转载到一些大型论坛上。他估计,这些博主还会动用facebook等社交平台来帮忙推广他的新书。克劳齐像一名专业公关人士那样老到地总结道:“这样做,发布当日将会有很多新闻围着我的新书转。我第一部网上作品按照这种方式操作,第一天就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一个人扛下这么多事,累不累?当然累,克劳齐直言不讳:最大的动力就是回报——“你想不想挣更多的钱?就这么简单。”他“摊开账本”:“原来我跟传统出版社合作的时候,一本书定价25美元左右,我拿10%版税,每卖出一本拿2.5美元;现在我与几个电子书平台都有合作,以亚马逊为例,一本电子书虽然定价2.99美元,但每卖掉一本,我能拿70%,也就是2.1美元左右——看起来比先前少一点,不过,在传统出版模式下我每年最多只能出一本新书,而现在我可以出更多的书。”
此外,按美国传统出版的结算方式,作者每年两次获得报酬,但做“原生电子书”,每个月克劳齐都能分到钱。
“分心”太多,还是“释放潜能”?
克劳齐至今一共写了7本小说,他把它们都陈列在电子书架上,设置关键词搜索,提供故事梗概和免费章节试读。他还给自己做了一个官方网站,其中有访谈、链接、作品年表、个人背景,也介绍题材或风格跟他相近的其他作家的作品。
这仅仅是个开始。克劳齐做了自己的出版商,“经营头脑”被激活,随时留心着新的商业机会。他正和美国一家动画公司合作,尝试改变小说“纯文本阅读”的传统模式,融入视频和音频——网上阅读“有声有色”是未来趋势,克劳齐说他所有的电子书都要“多媒体化”。
“我干了不少写作之外的事,你可以说这些是挑战,但我应付得来,因为没有一个人比我更清楚应该如何给我的新书做包装和营销。”尽管克劳齐这样宣称,质疑的声音没有停过:你是否还有足够精力和把握干好老本行——写小说?甚至他列举的“原生电子书”的另一大好处“增进和读者之间的亲和度”,也被批评为“有媚粉丝之嫌”。
克劳齐强调,对“原生电子书”,他最喜欢的一点是它能让作者“尽量释放创作潜能”:“现在,我能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多长就写多长……‘原生电子书’把这个权利归还给了作者,这是非常好、非常好的事情。”
中国市场很大,可是平台互不开放
亚马逊之类的电子平台吸附了大量像克劳齐这样的“自出版”作家,并且为他们提供服务。克劳齐为了推销下一本新书,向400多位博客作者发了邀请评论的电子邮件,而亚马逊则向几十万在线读者发邮件,告知新书出版日期。“这个邮件很有用,昨晚我的这本还未问世的书排到了亚马逊Kindle排行榜前100位的第82位,这是我自己不可能做到的。”克劳齐把这一条作为重要经验推介给他的中国听众:除了辛勤劳动,还要懂得和大品牌的大平台合作。
台下举起的手臂,让克劳齐见识了中国电子阅读市场之大。盛大文学首席版权官周洪立告诉他,中国有7亿部手机,有4.5亿网民,有7000万个博主和几千万微博主……这让克劳齐迫不及待想在中国开拓新读者群。但当他更多了解情况后,又有点迷惑了:中国目前的电子阅读平台格局和美国非常不一样,“在美国,一个作家可以在多个电子平台发布作品,价格一样;而中国的电子阅读平台更倾向于跟作者独家签约,作家和作品只能和一个平台捆绑……”
- 相关新闻:
- ·传亚马逊与出版商谈判 要推电子书借阅服务 2011-09-13 08:31:46.0
- ·电子书仍以满足阅读需求为设计初衷 2011-09-09 14:14:28.0
- ·电子书之父Michael S. Hart去世 2011-09-09 09:30:40.0
- ·“配音版”电子书增强参与感 2011-09-08 15:47:52.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