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应生:刻刀下,时光流淌
2023-05-05 10:10:40.0 来源: 责编:覃子喻
- 摘要:
- 暮春时节,草长莺飞。在宁化县方田乡朱王村的木活字印刷术传习所内,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谢应生刚刚送走了又一批参观者。小屋复归宁静,他回到四方桌前,拿起刻刀,在固定字模上不时轻轻拨挑,很快便沉浸在属于他自己的刻字世界里……
暮春时节,草长莺飞。在宁化县方田乡朱王村的木活字印刷术传习所内,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谢应生刚刚送走了又一批参观者。小屋复归宁静,他回到四方桌前,拿起刻刀,在固定字模上不时轻轻拨挑,很快便沉浸在属于他自己的刻字世界里……
家藏木活字四万多枚
木活字印刷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是一项历史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宁化木活字印刷术有着700多年历史。
1950年,谢应生出生在方田乡禾岭下的一个雕刻世家,从孩提时起就耳濡目染木活字印刷术。刚开始,他好奇祖辈父辈能刻反字,跃跃欲试,初中毕业后便正式跟着父亲谢仕贵学艺。
拣字、归字、写反字、刻字、排版、印刷……时势弄人,谢应生的学艺生涯并非一帆风顺。“父亲停止刻印10多年,印刷工具也被大量销毁。”再将技艺拾起,他已到而立之年。
刻字时,他先用毛笔将字反写在平整的棠梨木字模上,再用刻刀刻好笔画。之后,将空白的边角全部挖去,反写的字便凸现在木模上。这个过程,既考验匠人的耐心,又要求动静结合。
1989年,人到中年的谢应生掌握了刻字和修谱的全套技艺,正式成为“印心堂”第三代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而父辈留给他的传家之宝,除了家藏的4万多枚木活字,便只有这一身的刻字技艺。
上世纪80至90年代,因修理族谱需求量大,宁化木活字印刷业步入黄金期,有上百名谱师活跃在全县各地及周边的清流、将乐等县。谢应生带领7名谱师走遍宁化的山山水水,长期住在各地宗祠里,短则一个月、长则一两年。
拣字块、排字板、修族谱,他年复一年重复着这些在外人看来繁复枯燥的操作。往来各家祠堂间,数十斤的字盘,沉甸甸地担在他的肩上。
但谢应生也有举重若轻的时刻——凭着滚瓜烂熟的拣字口诀,他可以轻轻松松地从5000余个常用汉字里找到需要的字块,码入印版。字里行间的空隙和留白,他用小竹片垫平并塞紧,这样便可更换不同的排版。印刷时,他用棕刷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像变戏法一般留在纸上。
“修谱首选宁化特产玉扣纸,印出的族谱可保存三四百年不褪色。”谢应生说。
翻开一本用玉扣纸刻印的线装本《刘氏家谱》,一行行宋体字清晰可见,一幅幅手绘图精细明朗,封面右下方还印有“禾岭谢印心堂梓”字样。白纸黑字,线装竖排,无不流泻出线装古书的韵味。多年来,谢应生与父亲共为30多个姓氏印制族谱1000多册。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