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币您了解多少,您有这枚“枣红”和“背绿”一角币吗?
2022-10-08 14:56:37.0 来源:民俗风情线 责编:覃子喻
- 摘要:
- 1962年4月,第三套人民币从正式发行,直到2000年7月才逐渐从老百姓的生活中淡出,在市场上共流通了38年,是现有的五套人民币中流通时间最长的,也是我国第一套自主研发的人民币,是我国首次完全独立设计、印制的一套纸币。
然而,这枚制作精良的一角券发行不久就被叫停生产,并很快从市面上退场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其实一角券的主景图案从“干部下放劳动锻炼”变成之后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此外,为了响应当时党中央关于“增产节约”的大政方针,缩小人民币票面尺寸,节约原材料,也是“枣红”一角券改版的重要原因。另外,纸张和工艺同样在改版的天平上增加了砝码:六十年代初中苏关系紧张,苏联钞票纸供应不足,“枣红”一角币工艺太过复杂,生产效率较低。于是到了1966年,焕然一新的一角券闪亮登场。
新版一角券尺寸缩小了,采用了生产效率更高的“正凹背胶”的印刷工艺,除早期生产的部分以外均使用国产钞票纸。它的主景图案和装饰纹样都有很大的改变。由于新一角券背面的主色调是绿色的,很快它也得了一个俗名——“背绿”。然而,“背绿”一角币甚至比“枣红”一角币更为“短命”。由于1964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二角币的背面也是绿色为主,很多群众反映,“背绿”和二角币混在一起时容易分不清楚。
1967年,在“背绿”一角币面世的短短一年后,又被陆续回收,被称为“背棕”的一角币正式发行。致使背绿一角币存世也很稀少,目前价格也抄到了一枚3000元以上。“背棕”一角币主景图案和装饰纹饰与“背绿”几乎完全相同,最显著的改变就是将背面主色调从绿色变成了棕色,并以此得名。而在工艺方面,“背棕”一角券放弃“正凹背胶”,转用生产效率更高的“双面胶印”印刷工艺。这枚一角币从六十年代末一直流通到2000年7月1日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迎新风,当时第三套人民币10元的“大团结”是人们发家致富的奋斗目标,是财富的象征,同时也是那一代人梦想的代名词。那些充满激情的青葱岁月,怀念一沓沓人民币捧在手心里的安心和幸福,那些钱里承载着他们的梦想,记录着奋斗的艰辛,凝结着不屈的精神。
而对于60、70、80后的人们,儿时的记忆,第三套人民币是我们童年快乐的源泉,一毛钱的水果糖,一毛钱一串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芦,两毛嘎嘣脆的小零嘴儿,5毛钱一袋的擦炮儿,一块钱“巨额”超激动人心的压岁钱....如今,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时光。
当然,人民币珍藏,藏的不是钱,藏的更是一代人挥之不去的专属记忆,是那段记忆在历史长河里形成的纪念价值形态。在那些时代刻录的痕迹里,无论是祖辈人生存的希望,父辈人的梦想与奋斗的希望,还是我们淳朴的童年回忆,都在第三套人民币的见证下讲述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