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长安丨危机与机遇同在,印刷产业应对方略思考
2020-03-21 18:01:09.0 来源:《印刷工业》 责编:覃子喻
- 摘要:
- 无论是在抗疫背景下,还是面向未来的产业发展,通过政府、行业协会、制造企业、科研院校、用户通力合作,中国印刷行业一定会化危为机收获新的发展,中国由印刷大国走向印刷强国的路也必将越走越宽。
B.软包装领域VOCS治理应坚持以源头治理和过程控制为重点,兼顾末端治理的方针。目前,水性墨(醇水墨为主)正在一些企业测试和应用,有的已批量用于生产,由于软包装工艺复杂,水性墨的应用在不同阶段适用于不同的工艺需求,有一个不断开发、试用、推广的过程,但是水性墨的开发应用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率先在某一领域突破后,全色系、各种工艺应用会逐步取得成功。
C.数码印刷使用的水性墨和UV墨的国产化应用前景广阔,降低耗材成本是数码印刷产业化应用前提。目前国产化的墨水厂家不少,也有新进入此领域的企业看中这个市场。期待在市场竞争中质量好、价格合理的产品能得到广泛应用,为推进数码印刷产业化做出贡献。
(4)公共卫生产业及生态产品领域
这次疫情过后,公共卫生产业发展将提上重要日程。对公共卫生产业发展及生态产品的开发应用,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行业是为其他产业服务的中间环节,除了传统的内容印刷及包装印刷以外,用印刷技术、工艺手段及我们的装备制造力量去增量产业中寻求商机,应引起企业领导的重视。
(5)在线教育
这次疫情可能会倒逼我国互联网在线教育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这一变化也为我国印刷行业在各种人才及其人力资源培训、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软硬件平台条件。我协会将积极组织力量,共享共建面向我国印刷乃至包装行业企业员工职业技能培训、行业技术资源建设、高端人才共享等在线和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尽快构建一套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对在岗职工的职业培训体系。尽快做好本行业企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和教学资源库、人才库建设,为企业在岗员工提供知识更新、技能水平的学习和培训,为企业转型升级进行人才储备,解决以往很多行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在人力资源培训和教育方面力不从心的困境。同时,及时推进建设AR/VR/M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技术在行业企业中的应用,为远程服务(技术咨询、技术指导、现场监控、设备检修与维护保养)提供无差别实时服务。
(6)远程办公相关产业会有新发展
这次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格局的发展。目前在很多国家,一些国际性的展会被取消或延期,各种国际会议、学术交流,以及商贸活动受限,经济活动开始呈现区域化特征。发展下去,将会严重制约企业正常经营活动,而以前企业在特定环境下应用的远程办公模式,在一些领域有可能常态化,与之相关的产业将迎来新机遇,这也有可能成为我们今后常用的办公及商贸活动方式。
4.制定好“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
2020年,是我国印刷行业制定“十四五”发展规划之年。制定发展规划,要按照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出的“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的四化战略和工信部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所提及的战略目标和核心要求,来推动我国印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要主动适应世界科技产业发展的最新潮流,对标国际一流,推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印刷领域的应用。
在这些方面,美国和德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德国在2010年推出《高科技战略2020》,2012年德国政府颁发了《高科技战略行动计划》,包括“工业4.0”项目。2018年9月,德国政府又通过了《高技术战略2025》,作为未来高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框架,明确了未来7年的跨部门任务、目标和重点领域,智能化应用是该战略的重要发展方向。
美国政府于2011年发布《捕捉美国先进制造业竞争优势》,提出先进制造伙伴计划,聚焦于信息技术,材料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的先进制造业。2012年美国政府颁布《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提出建立一个适应制造技术工艺快速高效商业化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2014年又推出《加速美国先进制造业报告》,这是继德国工业4.0之后又一政府主导的国家级制造业战略。
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的制定及实施,政府和行业协会、商会,发挥了协调、整合作用。
他们共同的经验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措施;注重把知识经验软件化、平台化,用于核心技术研发;注重标准、规范的开发。
2018年6月,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计划到2020年底,初步形成各有侧重、协同聚集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这将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前沿技术应用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中国印工协正在积极研究为印刷行业和企业制定“十四五”规划提供必耍的信息和分折意见,也正在按中国机械联合会的要求编制印机制造业的“十四五”发展规划。
无论是在抗疫背景下,还是面向未来的产业发展,通过政府、行业协会、制造企业、科研院校、用户通力合作,中国印刷行业一定会化危为机收获新的发展,中国由印刷大国走向印刷强国的路也必将越走越宽。
本文作者:陆长安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