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北京三年来的发展变化
2017-02-22 10:42:34.0 来源:???? 责编:???
- 摘要:
- 在这三年时间里,有的企业欣然走出去,寻找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也有的企业在艰难留下来的同时,选择“华丽变身”。而经历变迁的首都职工,同样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选择题,在“退”与“进”、“舍”与“得”、“破”与“立”的选择中寻找支点,讲述了一段又一段凤凰涅槃的动人故事。
故事
三
转型“去”“留”艰难单选
职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疏解,不仅让众多企业面临去和留的选择题,对于职工和个体商户来说,这道选择题变得更加艰难。
刘玉霞曾是在大红门服装商贸城里的一个小商户,2015年上半年,她决定到天津发展。
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商户刘玉霞:
“在天津盘下的新店比我原来的大很多,很多过去一起打拼的老乡现在还在一起,我们相信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企业或行业疏解的职工,在京外的发展机遇都非常好。
职工李虎:
“随企业来到大厂后,我升职加薪了,虽然每天的上班路程比过去增加了一个多小时,但企业提供的班车也很方便。”
当然,面临被疏解的企业职工中,也有很多留在北京,寻找合适的发展机会。2015年,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从维护职工职业发展入手,推出了《在职职工新技能储备计划》,鼓励职工学习适应北京新形势发展的新技能,随时准备华丽转身。
前不久,通过企业举办的《在职职工新技能储备计划》,待岗职工周云龙经过培训考核后,拿到了智能楼宇师的上岗资格证。
职工周云龙:
“这份新技能很可能给我带来全新的职业发展方向。我期待在企业疏解完成后,能凭借新技能,走上全新的工作岗位。”
记者手记
令人钦佩的“舍得观”
2012年,年过五十的郑建华,带着十七八个人来到定州“开荒”。在一片荒地上建起了河北首农定州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此,郑建华舍去了太多陪伴家人的美好时光,但与此同时,他得到事业上的腾飞与发展。对于这样的“舍”与“得”,郑建华没有后悔,他说,“现在企业在定州立住脚了,我心里还是高兴的。”
在北京毕捷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很多职工在离开企业时,都留下了不舍的眼泪。
没错,转型是艰难的,他们要舍去的是对老工业企业的那份纯粹的情怀。而得到的是,转身含泪离开的胸襟和迎接挑战的勇气。
在这一幕幕“舍得”的哲学里,记者看到,北京,正在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实现着凤凰涅槃的蜕变。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