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新闻频道> 国内> 正文

  • 今日排行
  • 本周排行
  • 本月排行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梁文道:为什么古代手抄本比印刷本更流行

2015-04-18 10:09:29.0 来源:铁葫芦图书 责编:周艳平

摘要:
活在今天,其实对读书人来讲是很幸运的,虽然很多人说,今天的读书风气不好,如何如何。可是你想想看,光从要得到一本书这个角度来讲,今天真是太容易了,任何一本书,除非你特别讲究版本,要不然今天都很容易去看到它,甚至是买到它,再不然就借到它。

  苏东坡的著作在成化以前,也就是1465到1487年以前,都难以获得,据称在皇宫之外,文天祥的著作只能在他老家江西找到手抄本。而15世纪最大的一个藏书家也很难得到司马光所写的非历史类著作。今天读中国文学的人一定都听过萧统编的《文选》,对不对?甚至觉得这是必读经典,觉得它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历代文人应该都读过,可是这里面就说到了,他在明朝出版晚到1487年,但是直到16世纪中期,江南的文人读者常常很难找到一部完整的昭明文选。
  
  那么当时有一个文人叫杨士奇,他说他用了几十年,试图从十多家所藏的残本中凑齐这本书,但是他最后凑的这个本子还是不全。大诗人白居易够红,但是在明朝的时候,早期的藏书家也是要费尽千辛万苦之力才能够到处把他的诗,这一点那一点把它抄回来,结成一个集子。
  
  到了12世纪晚期,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完整印本已经很少见,1525年,当时人们说,要找全《史记》都很难,你想想看。当时的书是这么这么的难取得,这么这么的稀少,买书又很贵,所以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之间这个书主要是靠借人家的书来抄,或者自己印去送,所以那时候送赠书是很大的取得书的一个渠道,而那个时候的官府,士大夫也很流行印书当礼物送人,你大概能够从今天我们一些,你去跑政府部门,也不能叫行贿对不对,送个酒算什么行贿,今天我们送个车都不一定叫行贿,那时候就叫做送书,那时候的贪官主要搞送书,或者印书送人,搞这类的事情。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要来问,当时的那些藏书家,比如说他收藏了很多书,那难怪大家很羡慕,都很想去看一看,可是问题是大部分的藏书家都不愿意把自己的藏书公开给别人看,怕的是什么?怕人家借了不肯还。今天我们已经听过很多那个年代一些文人无耻的故事,像钱谦益,给别人借书,借回来抄好了,这书有时候不还,又或者是人家肯大方慷慨借了很多书给他,他也抄好了,然后人家再找他说你的一些书也借我看看吧,他就假装说我没书,哪有?你胡说吧。我上回答应过你吗?哪有这种事呢。
  
  所以你想想看,书对他们来讲是很重要很宝贵的一件事,这样的情况居然造成明朝一个很特别的一个思想潮流,在这里面我觉得周绍明,这本书最大胆的一个判断是什么?他说因为私人藏书,难以接近所造成的后果,这个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大到什么程度呢?就是那个时候,为什么明朝流行到书院听课、讲学、讨论,书不容易得到,你必须去听,必须去讲,得到一本书就要好好的凭记忆记下来,所以明朝最让人吃惊的一点,就是那些大思想家,像王阳明通常不一定是大藏书家,这是两种不同的人,所以后来为什么很多人说明朝讲兴学,讲学问不注重文字,不像后来清朝搞考据,搞训诂搞的那么发达,主要原因之一很可能是明朝文人要找书看,很难,到了清朝书多了,你就有条件去搞那些很繁复很烦琐的那种文字考证上的功夫了。
分享到: 下一篇:苍南印刷包装“军团”,月底登陆香港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