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时光的文化印记——阮同民和他的活字印刷博物馆
2015-03-26 09:25:46.0 来源:光明网 责编:周艳平
- 摘要:
- 春雨如酥。早春的湿冷天气,一点都没影响到家长带孩子们来“时光印记”活字印刷博物馆参加体验课的热情。
转型:闯出传统回归与文化体验的新路
“这么多铅字,要是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印点什么就好了。” 一位学生家长不经意的一句话,点醒了正陷于亏损困境中的阮同民。
阮同民说:“这句话,让我好像一下找到了新的思路:为什么不利用这些设备,复原活字印刷传统技艺,开展少儿文化体验活动呢?”
说干就干,阮同民和他的同事们很快设计了一堂体验课:讲解中国印刷的历史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演变;然后手把手教孩子们怎样捡字、排版、上机印刷……体验课一推出就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互联网特别是微信的应用给我们课程的推广插上了翅膀。”阮同民不无得意地说:“我们从来也没打广告,家长和孩子们都喜欢在网络和微信里‘晒’体验成果,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活字印刷体验课就火了,现在这里已经成为青岛市好几家小学定点的校外传统文化体验课堂。”
“从去年底开始终于扭亏为盈。”阮同民给记者算了一本细账:“每堂课(两个小时)四五十个孩子,按每人六十元收费,周末两天四堂课就是一万元左右,一年能收入三十多万元,这样就基本保住了房租、人工等费用,再加上纸品业务,就能盈利了。”
未来:想开一家公益印刷博物馆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摸索,我们基本形成了系统化、标准化的授课模式。现在已经有大型商业综合体向我们提出了合作意愿,想借助我们的项目丰富经营业态,提升文化品位;一些中小城市的感兴趣的人也提出了加盟的想法,我们正在研究下一步如何复制和开展连锁经营。”谈到未来的发展前景,阮同民挺有信心,“将来还是要坚持向文化靠拢,对传统深耕。如果条件具备,我们要增加雕版印刷、古籍装订、古法造纸等内容,循着印刷术发展的脉络,丰富我们的文化体验产品。”
当记者问及作为个体经营者,对现在的文创产业政策、经营环境有什么看法时,阮同民沉思了片刻说,“我们这个行业,生存还是要靠自身;自己站不起来,别人扶也没用。当然,要想发展和做大产业,没有政府、社会的支持也是寸步难行。”
阮同民告诉记者,他老家还有二三十台老印刷机,那是从全国各地收来的珍贵藏品。目前的场地既要做展馆,又要搞体验互动,根本无法容纳。
“我有时候异想天开,青岛名人故居很多,要是有空置的房子能给我做个像样的活字印刷博物馆,整合传统文化,也是个不错的创意吧?”阮同民笑着说,“文创还是要回归社会、回馈社会。我最终的想法是建一个公益性的活字印刷博物馆,展现中国古老活字印刷术最繁荣辉煌的那段历史。”
- 相关新闻:
- ·青岛活字印刷博物馆馆主“重制”的民国教材,被质疑系盗用 2015-03-20 08:56:18.0
- ·青岛达人用活字印刷术重制民国课本 2015-03-17 09:58:13.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