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雕:细微之处的功力 方寸之间的艺术
2014-03-24 09:50:14.0 来源:洛阳晚报 责编:刘晓燕
- 摘要:
- 孙应民就是一名微雕爱好者,不借助任何放大仪器、仅凭几把刻刀,一件件精美的微雕作品就完工了。
【CPP114】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用这句话来形容微雕艺术品再合适不过了,一枚印章的侧壁就装得下整篇《沁园春・雪》,这就是微雕藏品的魅力。孙应民就是一名微雕爱好者,不借助任何放大仪器、仅凭几把刻刀,一件件精美的微雕作品就完工了。
1.手部的颤抖就像地震
见到孙应民时,他正准备在一块指甲盖儿大小的寿山石上雕刻《静夜思》。只见他屏气凝神,不借助任何放大仪器,微微移动刀尖,便在寿山石上留下一道道比头发丝还细的刻痕。
“其实刻字用不了多少时间,之前的构思最花时间。”几分钟后,孙应民放下手中的刻刀,将这件微雕作品递到洛阳晚报记者的手中说,一般300字以内的作品,他用1个多小时就能完成雕刻,但前期可能要花好几个小时去思考如何构图,琢磨字的大小。
孙应民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书法和绘画,八九岁时,在其父亲的好友家中,被清末民初微雕名家于硕的一件象牙微雕作品所吸引。回家后,他就开始在印章上练习刻字。由于找不到微雕老师,孙应民就搜集与微雕有关的报纸,自己边琢磨、边模仿。经过十余年的刻苦练习,在他20岁时,第一个令他满意的微雕作品――一枚侧壁上刻有《沁园春・雪》全文的印章出炉了。
“在微雕过程中,手部的颤抖就像地震,我都在调整好呼吸后才敢下刀。刻下的每一笔都不容许有错,可谓步步惊心。”孙应民说,微雕最讲究静、稳、准。只有心静、没有任何杂念,才能全身心投入雕刻中。
2.新、奇、微,微雕藏品近年渐热
微雕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分为立体雕和平面书画雕,其作品内容要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被称为绝技。
中国微雕源远流长,在西周时期,1.17平方厘米的卜甲上就能刻出33字甲骨文;战国时的玺印小如黍粒,印文却有朱白之分。据记载,明代的王叔远,能在一寸大小的木头上雕刻宫室、人物,他的作品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
1.手部的颤抖就像地震
见到孙应民时,他正准备在一块指甲盖儿大小的寿山石上雕刻《静夜思》。只见他屏气凝神,不借助任何放大仪器,微微移动刀尖,便在寿山石上留下一道道比头发丝还细的刻痕。
“其实刻字用不了多少时间,之前的构思最花时间。”几分钟后,孙应民放下手中的刻刀,将这件微雕作品递到洛阳晚报记者的手中说,一般300字以内的作品,他用1个多小时就能完成雕刻,但前期可能要花好几个小时去思考如何构图,琢磨字的大小。
孙应民从小就跟着父亲学习书法和绘画,八九岁时,在其父亲的好友家中,被清末民初微雕名家于硕的一件象牙微雕作品所吸引。回家后,他就开始在印章上练习刻字。由于找不到微雕老师,孙应民就搜集与微雕有关的报纸,自己边琢磨、边模仿。经过十余年的刻苦练习,在他20岁时,第一个令他满意的微雕作品――一枚侧壁上刻有《沁园春・雪》全文的印章出炉了。
“在微雕过程中,手部的颤抖就像地震,我都在调整好呼吸后才敢下刀。刻下的每一笔都不容许有错,可谓步步惊心。”孙应民说,微雕最讲究静、稳、准。只有心静、没有任何杂念,才能全身心投入雕刻中。
2.新、奇、微,微雕藏品近年渐热
微雕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分为立体雕和平面书画雕,其作品内容要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被称为绝技。
中国微雕源远流长,在西周时期,1.17平方厘米的卜甲上就能刻出33字甲骨文;战国时的玺印小如黍粒,印文却有朱白之分。据记载,明代的王叔远,能在一寸大小的木头上雕刻宫室、人物,他的作品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
- 相关新闻:
- ·新西兰元塑料币防伪特征的研究 2010-06-17 11:45:59.0
- ·东莞恒德激光亮相励华国际瓦楞、彩盒展 2010-04-12 10:26:50.0
- ·[印刷]卷烟印刷防伪技术:一个永远的话题 2005-09-24 16:09:00.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