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评论:古代中国活字印刷难堪大用
2014-03-18 00:00:00.0 来源:网易新闻网 责编:刘晓燕
- 摘要:
- 索契冬奥会闭幕式上播放了下届东道主韩国平昌的宣传片,由于其中出现了疑似“活字印刷”的镜头,在中国国内引起了网友热议。一些网友吐槽,谴责韩国人的这一剽窃行为,引发了关于中韩“活字印刷”发明权之争。其实,国人一直引以为豪的活字印刷,在中国古代并不是主流。整个中国印刷史,都跟中国的活字印刷没什么大关系。
虽然活字印刷术的优点是雕版印刷所无法比拟的。但事实上,在中国古代,这种技术并没有广泛应用。清末版本目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共著录历代书籍七千七百四十八种,约计不同版本两万部,其中活字印奉只有二百二十部,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一左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汉学家卡特(T.F.Carter,1882—1925)在著名的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in China and Its Spread Westward(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一书中写到"专家们一直认为,毕升的胶泥字和随之而起的铸锡作字,似乎始终没有广泛流行。"
古代活字印刷工序繁琐极易出错,造字多为手工雕刻效率低下,且"第字体不工且多讹谬", 活字印刷技术的欠缺使其难以取代雕版印刷
按金简《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的记载,活字印刷术的工序计有:摆书、垫版、校对、印刷、归类、逐日轮转。工序繁琐,且极容易出错。活字的制作通常分为手工雕刻和以字模铸字两种。据《梦溪笔谈》、《造活字印书法》等相关资料记载。中国古代的泥活字和木活字、铜活字等都为手工雕刻,既费人力又费时间。手工雕刻除了效率低,且易造成各字大小不均笔画粗细不以、排字行距歪斜不整齐,甚至出现单字横置、倒置的情况。《水经注》序注云:"昨夜江南所进之书有《鹃冠子》,即活字版,第字体不工且多讹谬。"。
从汉字本身的形态来说,汉字体系庞大,一副活字要满足排版需要制作量数以十万记,且汉字属象形文字,制作工程相当繁复不利于活字术的应用推广
汉代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中连重复的文字在内,总共10516个,而当代出版的、供中等文化程度读者使用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所收条目,包括字、词等共约55000余条。并且,汉字是象形文字,无法像拉丁文字母那样进行自由拼写与组合。一副活字要满足排版需要制作量数以十万记这样大的数量,制作工程是相当繁复的。欧洲人所使用的拼音文字体系来说,仅需要制作数十种字母、字符的活字,便可以非常方便地完成排版工作。这种差距使得以汉字为载体的信息传输速度要比以拼音文字为载体的信息传输速度低出许多,客观上延缓了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普及。
活字印刷费财费力,只有“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成本才会降低,而印本量大的经史子集又千年不变,更适用雕版工艺。活字印刷遭到了来自印刷主体——书坊经营者的阻碍
- 相关新闻:
- ·青岛一男子创办活字印刷博物馆 收藏近万个活字模 2014-03-13 08:57:17.0
- ·80后搞活字印刷馆 藏数十万字块和老古董印刷机 2014-03-10 08:55:28.0
- ·温州博物馆拿出镇馆之宝 驳韩国发明活字印刷 2014-03-05 14:26:39.0
- ·青岛市民自建博物馆 留住逐渐失传的活字印刷 2014-03-05 10:46:14.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