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书到绝版只需3个月? 出版商严控库存拒加印
2013-04-22 08:52:34.0 来源:青年报 责编:王岑
- 摘要:
- 现在,一本书从出版到绝版要多久?仅仅3个月。青年报记者最近听到不少作家反映,他们的呕心沥血之作,在卖掉数量可怜的首印版之后,出版社拒绝加印,理由是他们不想增加库存量的负担。于是,新书刚在书市上走了一遭,就只好绝版了事,引得作者和读者伤透心。
【CPP114】讯:现在,一本书从出版到绝版要多久?仅仅3个月。青年报记者最近听到不少作家反映,他们的呕心沥血之作,在卖掉数量可怜的首印版之后,出版社拒绝加印,理由是他们不想增加库存量的负担。于是,新书刚在书市上走了一遭,就只好绝版了事,引得作者和读者伤透心。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为了控制库存量,一些出版社已对编辑下死命令——谁做的书库存严重,就扣谁的奖金。这导致一些编辑做书从没像现在这样缩手缩脚。
青年报记者郦亮
作家:谁说我的书只能“三月游”?
作家王先生最近颇为无奈。他写了一年多的一部长篇小说,首印3000册,3个月内销售一空,但出版社拒绝加印。责任编辑告诉他,应该知道什么叫见好就收,一旦加印了又卖不出去,造成积压,那就无颜面对出版社领导,扣奖金也是不可避免的。“可是我觉得这部作品再印3000册也完全可以卖得掉啊,他们怕什么呢?”王先生对本报说。
据记者所知,库存问题确已成为悬于出版社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近有一项统计显示,中国图书的存销比例已接近2:1,每年的库存总值比销售额要多出150多亿元。图书卖不掉,大量积压所造成的库房成本和编辑印制成本,已成出版社不可承受之重。
资深出版人李德明告诉记者,为了控制库存,现在一些出版社实行“压力下放”,要么规定编辑一个人对一本书产生的库存负责,或采取责编、发行、宣传人员“连坐制”。一时间,书业人士谈库存色变。
在“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下,责编自然拒绝了像王先生这些作家的加印要求。不再加印,便意味着绝版。在新作“三月游”结束后,这本书将从市场上消失,王先生只收到3000册销量的版税,还得对买不到这部作品的读者连说“抱歉”。
业内:“迅速绝版”是对知识的藐视
曾几何时,一些优秀之作成为长销书,加印多达数十次,读者在很多年后依然可以买到这本书。这样的书业传奇故事,现在是越来越少了。严控库存的压力,不少书商对很多新书都实行“一刀切”政策——只有一次首印,别想再加印。如此一来,“长销书”的概念渐渐远去,图书的“寿命”也越来越短。
不过现在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因为不能获得加印,很多原本有畅销潜质的新书也被迫限于无书可卖的窘境。这引发了一些作者的不满。作家王先生就对本报记者抱怨,他写这部长篇小说前后耗时一年多,但最后被迫只卖3000册,版税只有9000元。“付出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嘛!这样下去,谁还愿意花大力气去写那些厚重的作品呢?”
读者也颇有微词。学新闻出身的读者钱江最近了解到有一本新闻理论新作面世,但他去书店询问时被告知此书销了1个月已断货,并且暂无加印的计划,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即便再小众的书,也总有一定的社会需求。出版社不加印,任其绝版,也就等于剥夺了我们获得知识的权利。出版社的社会责任感好像有点淡漠。”钱江对记者说。
在李德明看来,库存量固然要控制,但决不能搞“一刀切”。“有的书可能小众,但出版社也有责任满足这一小部分读者的需求。”李德明说,“出版社应该有自己的眼光,要对每本书的预期销量,有个基本准确的判断。否则烂书印数虽然被控制住了,潜在的畅销书也被扼杀了。”
李德明告诉本报,对一些有价值的新书来说,对其“迅速绝版”也就意味着对知识的藐视。
业内还有一种声音认为,应该允许一些优秀图书产生一定的库存,因为这些书的价值可能会在出版多年后才被发现。更何况,图书在一地滞销,未必在别处就没有畅销的可能。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出版社已经开始在尝试通过“库存图书调剂会”这类平台进行交流,让“死书”变成“活书”,将库存压力限定在可控范围内。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为了控制库存量,一些出版社已对编辑下死命令——谁做的书库存严重,就扣谁的奖金。这导致一些编辑做书从没像现在这样缩手缩脚。
青年报记者郦亮
作家:谁说我的书只能“三月游”?
作家王先生最近颇为无奈。他写了一年多的一部长篇小说,首印3000册,3个月内销售一空,但出版社拒绝加印。责任编辑告诉他,应该知道什么叫见好就收,一旦加印了又卖不出去,造成积压,那就无颜面对出版社领导,扣奖金也是不可避免的。“可是我觉得这部作品再印3000册也完全可以卖得掉啊,他们怕什么呢?”王先生对本报说。
据记者所知,库存问题确已成为悬于出版社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近有一项统计显示,中国图书的存销比例已接近2:1,每年的库存总值比销售额要多出150多亿元。图书卖不掉,大量积压所造成的库房成本和编辑印制成本,已成出版社不可承受之重。
资深出版人李德明告诉记者,为了控制库存,现在一些出版社实行“压力下放”,要么规定编辑一个人对一本书产生的库存负责,或采取责编、发行、宣传人员“连坐制”。一时间,书业人士谈库存色变。
在“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下,责编自然拒绝了像王先生这些作家的加印要求。不再加印,便意味着绝版。在新作“三月游”结束后,这本书将从市场上消失,王先生只收到3000册销量的版税,还得对买不到这部作品的读者连说“抱歉”。
业内:“迅速绝版”是对知识的藐视
曾几何时,一些优秀之作成为长销书,加印多达数十次,读者在很多年后依然可以买到这本书。这样的书业传奇故事,现在是越来越少了。严控库存的压力,不少书商对很多新书都实行“一刀切”政策——只有一次首印,别想再加印。如此一来,“长销书”的概念渐渐远去,图书的“寿命”也越来越短。
不过现在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因为不能获得加印,很多原本有畅销潜质的新书也被迫限于无书可卖的窘境。这引发了一些作者的不满。作家王先生就对本报记者抱怨,他写这部长篇小说前后耗时一年多,但最后被迫只卖3000册,版税只有9000元。“付出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嘛!这样下去,谁还愿意花大力气去写那些厚重的作品呢?”
读者也颇有微词。学新闻出身的读者钱江最近了解到有一本新闻理论新作面世,但他去书店询问时被告知此书销了1个月已断货,并且暂无加印的计划,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即便再小众的书,也总有一定的社会需求。出版社不加印,任其绝版,也就等于剥夺了我们获得知识的权利。出版社的社会责任感好像有点淡漠。”钱江对记者说。
在李德明看来,库存量固然要控制,但决不能搞“一刀切”。“有的书可能小众,但出版社也有责任满足这一小部分读者的需求。”李德明说,“出版社应该有自己的眼光,要对每本书的预期销量,有个基本准确的判断。否则烂书印数虽然被控制住了,潜在的畅销书也被扼杀了。”
李德明告诉本报,对一些有价值的新书来说,对其“迅速绝版”也就意味着对知识的藐视。
业内还有一种声音认为,应该允许一些优秀图书产生一定的库存,因为这些书的价值可能会在出版多年后才被发现。更何况,图书在一地滞销,未必在别处就没有畅销的可能。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出版社已经开始在尝试通过“库存图书调剂会”这类平台进行交流,让“死书”变成“活书”,将库存压力限定在可控范围内。
- 相关新闻:
- ·新图“绿色新境界”精彩亮相China Print 2013 2013-04-19 17:06:17.0
- ·赛图科技CTcP:印刷企业、媒体出版应用实例 2013-04-19 13:42:01.0
- ·制版中心生存与发展之道——还是普通PS版! 2013-04-19 13:30:43.0
- ·印刷出版教材“退隐” 教科书电子化好吗? 2013-04-18 14:31:29.0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