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毛边书收藏看电子书所不能承载之重
2011-07-27 16:37:10.0 来源: 北京晨报 责编:江佳
- 摘要:
- 这个时代,电子阅读已经越来越流行,阅读的介质也不再仅仅是电脑,手机、电子书等等,随时随地都可以读。但是,同样也有不少人认为,电子阅读和传统的纸质阅读性质不同,它无法带来纸质阅读的乐趣、沉静和思考。
王宝生也认为电子书无法完全取代纸质书,他说:“出版业确实是夕阳产业,但是它不会消失,最起码一两代人中不会消失。在中国这个有悠久的印刷[百科 微博]史的国家里,纸质书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所培养成的文化习惯并不容易消失。而且,一个小孩子可以在电脑上获得知识,但不可能让他在电脑上完成文化和艺术的启蒙,电子屏幕培养不出来作家,也培养不出来画家、书法家。”
眷恋来自于习惯
不过,现实的局面是,电子书的便宜、方便和快捷,正在被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纸质书还有那么大的魅力吗?
著名学者喻国明说:“随着技术的发展,普通书承载知识和信息的功能,电子书是可以担当的,而且,电子阅读越来越方便,拿在手里,躺在床上同样可以读,不再需要坐在电脑前才能阅读。”
人们对于纸质书的眷恋,并非是纸质书多么不可替代,而是阅读习惯使然。喻国明说:“任何一种媒介都有惯性,一旦习惯,就不容易改变。现在年纪比较大的人,都是从读纸质书开始,而看电脑,更多给人一种很正式的、工作的感觉。我想,推崇纸质书而不习惯电子阅读的人,大都是45岁以上的。年轻人很少有不习惯电子阅读的,而更年轻的一代,从小在电子阅读中长大,他们以后不会有和电子阅读的隔膜,就如同我们读纸质书一样自然而然。”
至于说纸质书和电子书给人的感觉不同,喻国明说:“不同的介质、不同的方式对人的大脑的刺激不同,这也是正在研究的问题。测试证明,纸和电子屏幕刺激大脑的部位不同,电子屏幕更多是情绪、感性上的刺激,而纸张则更多是逻辑和理性上的。目前来说,这些研究正在进行中,更多、更准确的结果还需要时间。至于说电子阅读让人浮躁,其实并非如此,让人浮躁不能沉静、不能深入思考的是信息的繁荣,不是电子技术的问题,同样的信息量,纸媒也一样会浮躁。我们研究的也是同样的内容在不同介质上对人的刺激不同,这和信息的有限无限不是一回事。”
纸质书将成艺术品
随着电子书在社会越来越普及,纸质书会消失吗?这可能是多数眷恋纸质书的人所共同担忧的。
哲夫说:“人类的历史是用纸张来记录的,任何电子产品都无法代替。我也常常上网,但更多是看一些新闻、读一些资料性的东西,如果是阅读经典作品,一定会读纸质书。纸质书承载的是文化和文明,当整个世界纸质书消失的时候,人类的文化和文明可能也将随之消失。”
作为出版人,王宝生认为纸质书不太可能会消失,他说:“会没落,但不会消失,未来可能是纸质书和电子书并行的时代。电子书承担了更多信息传播的功能,而纸质书则更偏向于艺术的、审美的价值,那个时候,捧一本书读,可能成为一件高雅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它带给人的,是另外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你有一柜子的藏书,与电子书相比,这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喻国明也认为,纸质书在未来,可能要更偏向于它的附加价值,他说:“在电子时代,纸质书要寻找新的生存方式,它会越来越注重于精神、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附加价值,不仅仅是信息的承载者,而是带给人文化的感觉、历史的思考。”
毛边书挽救了什么
不过,这种附加价值显然不光是卖得贵,比如毛边书,少量的时候是一种雅趣,但当它成为一种商品时,必然会味道全失。
哲夫说:“如果以为毛边书的流行是纸质书价值仍在的体现,那恰恰错了,它只是一个商业行为。原本是一种享受和优雅的文化行为,但现在它只是一种逐利的方法,追求的是文化之外的目的,和阅读和文化无关,它既不是纸质书价值的表现,也不能挽救纸质书的命运,恐怕更多是纸质书没落的一曲挽歌。这是今天这个畸形的商业社会所带来的结果,一些原本高雅的东西被亵渎,这是一种悲哀。”
原本是为了读书的乐趣,却变成商业的行为,王宝生说:“毛边书更适合一些杂记、小品,个性化明显的作品,并非所有的书都适合,而且应该是极少量的,这才有意义,也是本身便有的特点。如果把它变成商业模式,本来的好事情也就没有价值了。”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激活内容需求成电子书发展关键
网络电子书冲击美主流实体书店没落 华人叹可惜
Google拿下哈利波特电子书阅读权
电子书市场百花齐放 消费者阅读消费添新主张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