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抓好包装印刷等“老三篇”提升工作
2011-06-14 11:43:24.0 来源:中安在线 责编:喻小唛
- 摘要:
- 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按照“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产业提速”的要求,坚持“承接改造、内涵提升、拓展延伸、品牌推动”的发展思路,突出抓好机械制造、家纺服装、包装印刷“老三篇”的提升工作,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抓好以硅基新材料、环保节能、先进设备制造和生物食品为代表的“新四军”产业的快速推进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力争工业总产值实现千亿元,培植3~5个百亿产业。
【CPP114】讯:桐城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紧扣“在安庆当龙头,在全省争位次,在全国创品牌”的目标,建设经济发达、社会文明、文化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合肥经济圈门户城市和现代化的中等城市。力争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20%。老城提质、新城扩容,中等城市框架基本拉开,与合肥同城化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人居环境更加友好,人民幸福指数明显提高,综合实力重返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市)前列。
桐城市更加注重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按照“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产业提速”的要求,坚持“承接改造、内涵提升、拓展延伸、品牌推动”的发展思路,突出抓好机械制造、家纺服装、包装印刷“老三篇”的提升工作,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抓好以硅基新材料、环保节能、先进设备制造和生物食品为代表的“新四军”产业的快速推进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力争工业总产值实现千亿元,培植3~5个百亿产业。
发展壮大产业集群。牢固树立“金山银山建在园区,绿水青山留在家园”的理念,按照“一主一次,一带两片”的总体规划,强化主体功能分区,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集群聚合。全面启动扩区升级市经济开发区,全力争创国家级开发区;高起点建设双新经济开发区,将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齐全”的承接“脊梁”。依托现有的产业现状、产出效益、发展空间和集聚能力,优化整合现有的镇级工业集中区,做到“联动发展、融合发展、共享发展”。
桐城市更加注重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优化城市布局。围绕“老城做减法,新城做加法”的思路,严格控制老城区开发,有效降低老城区建设密度,使老城区逐步转向以休闲、旅游、文体和商业为主,做到空间布局合理,区域功能清晰,历史文脉传承,文化内涵丰富,城市个性突出,生态环境优美。东部新城作为新型城市化的主战场,以合肥经济圈内城市的标准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以交通枢纽、教育学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步伐,努力实现“一年拉开主城框架,三年建成新区中心,五年完善城市功能,八年建成东部新城”的总体目标。南部新城作为城市副中心,以双新经济开发区建设为契机,以发展镇级市为突破口,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
提升城市品位。按照“以绿为美,以水为源,以文为魂,以人为本”的要求,坚持保护第一,修旧如旧,凸显古城古韵。以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和综合配套建设,打造一批与桐城文化博物馆、六尺巷、宰相府、古街古巷及其衍生的各类文化遗存、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相配套的商业、休闲娱乐、文化旅游设施,创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环境,更加凸显独具魅力的“山水文都”形象。注重城市的生态性与文化性的有机结合,见缝插绿,积极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市”和国家级森林城市,使桐城真正成为品位高雅、居住舒适、生活便捷的品质城市。
加快文化发展。完善“文都讲坛”建设,加速推进严凤英大剧院、桐城院线和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把桐城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城市历史遗存的形态、反映的文化神态和现代经营业态的“三态融合”,促进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整合、交相辉映。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紧紧围绕包装印刷、佛光铜艺、玉雕文化、旅游开发等产业,加大文化招商力度,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积极打响安徽(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六尺巷、孔城老街、嬉子湖湿地生态、印象桐城•龙眠上河图、红色旅游等文化旅游品牌,使桐城真正成为合肥经济圈内“活力文都、休闲天堂”。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桐城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印包等产业升级
包装印刷业基地桐城加速融入合肥经济圈
依托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桐城园区建设加速
桐城被命名为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
桐城市更加注重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按照“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产业提速”的要求,坚持“承接改造、内涵提升、拓展延伸、品牌推动”的发展思路,突出抓好机械制造、家纺服装、包装印刷“老三篇”的提升工作,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抓好以硅基新材料、环保节能、先进设备制造和生物食品为代表的“新四军”产业的快速推进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力争工业总产值实现千亿元,培植3~5个百亿产业。
发展壮大产业集群。牢固树立“金山银山建在园区,绿水青山留在家园”的理念,按照“一主一次,一带两片”的总体规划,强化主体功能分区,推动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集群聚合。全面启动扩区升级市经济开发区,全力争创国家级开发区;高起点建设双新经济开发区,将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齐全”的承接“脊梁”。依托现有的产业现状、产出效益、发展空间和集聚能力,优化整合现有的镇级工业集中区,做到“联动发展、融合发展、共享发展”。
桐城市更加注重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优化城市布局。围绕“老城做减法,新城做加法”的思路,严格控制老城区开发,有效降低老城区建设密度,使老城区逐步转向以休闲、旅游、文体和商业为主,做到空间布局合理,区域功能清晰,历史文脉传承,文化内涵丰富,城市个性突出,生态环境优美。东部新城作为新型城市化的主战场,以合肥经济圈内城市的标准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以交通枢纽、教育学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步伐,努力实现“一年拉开主城框架,三年建成新区中心,五年完善城市功能,八年建成东部新城”的总体目标。南部新城作为城市副中心,以双新经济开发区建设为契机,以发展镇级市为突破口,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
提升城市品位。按照“以绿为美,以水为源,以文为魂,以人为本”的要求,坚持保护第一,修旧如旧,凸显古城古韵。以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和综合配套建设,打造一批与桐城文化博物馆、六尺巷、宰相府、古街古巷及其衍生的各类文化遗存、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相配套的商业、休闲娱乐、文化旅游设施,创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环境,更加凸显独具魅力的“山水文都”形象。注重城市的生态性与文化性的有机结合,见缝插绿,积极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市”和国家级森林城市,使桐城真正成为品位高雅、居住舒适、生活便捷的品质城市。
加快文化发展。完善“文都讲坛”建设,加速推进严凤英大剧院、桐城院线和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把桐城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城市历史遗存的形态、反映的文化神态和现代经营业态的“三态融合”,促进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相互整合、交相辉映。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紧紧围绕包装印刷、佛光铜艺、玉雕文化、旅游开发等产业,加大文化招商力度,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积极打响安徽(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六尺巷、孔城老街、嬉子湖湿地生态、印象桐城•龙眠上河图、红色旅游等文化旅游品牌,使桐城真正成为合肥经济圈内“活力文都、休闲天堂”。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桐城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印包等产业升级
包装印刷业基地桐城加速融入合肥经济圈
依托中国包装印刷产业基地桐城园区建设加速
桐城被命名为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