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CEO李友:全球化关键因素是钱和人
2010-12-14 10:46:27.0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责编:Victoria
- 摘要:
- 方正改制7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背后的支持就是方正在人力资源、干部管理方面的创新,也为方正未来的增长提供了非常健康的保障。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正式写入清华大学商学院教案。哈佛大学也正在跟我签协议,对方正的人力资源模式进行调研.方正是中国唯一的在人力资源、干部管理方面被纳入世界顶级学府教材加以研究的企业。
【CPP114】讯:在方正集团CEO李友看来,中国企业全球化往往陷入两个误区:一是倾向资源类;二是迷信并购。却忽视了全球化两个关键的真问题:钱和人。
作为中国IT业的一面旗帜,方正长期来留给人们的印象始终是王选老师、激光照排、台式电脑和连绵不断的人事震荡、股权风波。这种印象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很少有人会第一时间想起:方正本是少有的具备科研基因,依靠技术起家,并且第一批走向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
自2003年改制以来,方正已经沉默了太久。2010年8月,方正电脑交由宏碁托管,曾经激起过媒体热议,但很快也复归平息。很多人为方正放弃电脑业务叹息,却很少人知道方正IT致力于打造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IT服务商,并冲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第一。
最近,方正集团首席执行官李友接受了《中国企业家》的专访。
《中国企业家》:您怎样理解全球化?您认为衡量一个公司全球化程度的因素是什么?
李友:在我看来,很多中国企业做全球化都陷入了两个误区:一是倾向于收购石油、矿山等资源性资产。二是迷信并购,很不现实的认为出去收购一家公司就有可能控制了研发、人力资源、商业模式等资源。所以尽管近年来做境外并购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但成功的企业屈指可数。
衡量一个公司全球化程度的高低,并不是看你在外有多少网点和机构,关键看两个方面:首先是钱的问题,看你作为一家中国公司,是否在全世界架起了一个非常通畅的去寻找股东、募集资金的一个渠道。
其次是人的问题,看你是否具备整合人力资源、特别是整合全球研发团队的能力。我始终认为,研发人员的管理是最艰难的,这些科研人才不是仅仅靠钱就能拴住的。当你同时在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都有研发团队时,能把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融合在一起做事,那这家企业的全球化能力一定很强。
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常常失败,归根到底都是人力资源的问题。不是中国人不行,是确实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与跨国公司存在不小的差距。
《中国企业家》:您怎么看方正的全球化,能划分为几个阶段?
李友:中国市场就是一个全球市场,把中国的事情做好了,就意味着你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越变越大了。从2003年方正改制,我接任CEO开始算起,方正集团一直在练内功,把几个产业方向从内部治理结构方面打通。但在这个过程中,方正开始试水全球化,出现了一些标志性事件。
一是日本方正的崛起,现在已经从2003年的200多人发展到了接近3000人的规模,其中外籍员工超过1000人,每年的软件外包收入接近2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很多软件方正拥有完全原创的自主知识产权,比如在日文印刷软件市场,我们占据了30%以上的市场份额,跟IBM、NEC等软件巨头鼎足而立。我们把日本、台湾、新加坡等不同文化背景的外籍员工融合在一起,能把他们管理好,并且实现盈利,我认为这是一个标志点。
作为中国IT业的一面旗帜,方正长期来留给人们的印象始终是王选老师、激光照排、台式电脑和连绵不断的人事震荡、股权风波。这种印象是如此强烈,以至于很少有人会第一时间想起:方正本是少有的具备科研基因,依靠技术起家,并且第一批走向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
自2003年改制以来,方正已经沉默了太久。2010年8月,方正电脑交由宏碁托管,曾经激起过媒体热议,但很快也复归平息。很多人为方正放弃电脑业务叹息,却很少人知道方正IT致力于打造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IT服务商,并冲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第一。
最近,方正集团首席执行官李友接受了《中国企业家》的专访。
《中国企业家》:您怎样理解全球化?您认为衡量一个公司全球化程度的因素是什么?
李友:在我看来,很多中国企业做全球化都陷入了两个误区:一是倾向于收购石油、矿山等资源性资产。二是迷信并购,很不现实的认为出去收购一家公司就有可能控制了研发、人力资源、商业模式等资源。所以尽管近年来做境外并购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但成功的企业屈指可数。
衡量一个公司全球化程度的高低,并不是看你在外有多少网点和机构,关键看两个方面:首先是钱的问题,看你作为一家中国公司,是否在全世界架起了一个非常通畅的去寻找股东、募集资金的一个渠道。
其次是人的问题,看你是否具备整合人力资源、特别是整合全球研发团队的能力。我始终认为,研发人员的管理是最艰难的,这些科研人才不是仅仅靠钱就能拴住的。当你同时在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都有研发团队时,能把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融合在一起做事,那这家企业的全球化能力一定很强。
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常常失败,归根到底都是人力资源的问题。不是中国人不行,是确实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与跨国公司存在不小的差距。
《中国企业家》:您怎么看方正的全球化,能划分为几个阶段?
李友:中国市场就是一个全球市场,把中国的事情做好了,就意味着你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越变越大了。从2003年方正改制,我接任CEO开始算起,方正集团一直在练内功,把几个产业方向从内部治理结构方面打通。但在这个过程中,方正开始试水全球化,出现了一些标志性事件。
一是日本方正的崛起,现在已经从2003年的200多人发展到了接近3000人的规模,其中外籍员工超过1000人,每年的软件外包收入接近2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很多软件方正拥有完全原创的自主知识产权,比如在日文印刷软件市场,我们占据了30%以上的市场份额,跟IBM、NEC等软件巨头鼎足而立。我们把日本、台湾、新加坡等不同文化背景的外籍员工融合在一起,能把他们管理好,并且实现盈利,我认为这是一个标志点。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