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停印” 背后的故事
2010-09-29 09:32:00.0 来源: 环球人物杂志 责编:Victoria
- 摘要:
- 19世纪初,纽约的报纸上充斥着花边新闻和哗众取宠的评论,公众的价值取向受到严重“污染”。这引起了一些有新闻理想和社会责任感人士的强烈不满。亨利·J·雷蒙德和乔治·琼斯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决定出版一份比较严肃的报纸,来打破花边新闻“统治”美国的现状。
然而,盛极必衰。美国报刊的“黄金期”结束了。
与15年前互联网刚进入大众生活时相比,美国零售日报的总发行量目前已从6200万份降至4900万份。而各大报纸电子版的读者,却从零激增至7500万人。美国发行量稽查局2010年4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至今年3月,美国主要报纸的日均发行量,同比减少了8.7%。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则显示,2009年,美国报业的广告收入同比下降了26%。与此相反,在2009年全美广告总支出减少6.7%的情况下,视频游戏广告、移动广告及互联网广告分别同比增长20%、15%和2.7%。
在这一背景下,2009年3月18日,具有146年历史的美国《西雅图邮报》停止出版印刷版,改为网络版;同年8月17日,美国发行量最大的《读者文摘》申请破产保护;2010年8月3日,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出版的《新闻周刊》被以1美元贱卖……这都折射出整个美国传统报刊业的衰落。有人因此说,那些花花绿绿的报亭、叫卖声清脆的报童、在地铁里举着报纸偷看对面女生的镜头,将来都可能成为“爷爷讲给孙子听、无法再效仿的轶事”。
《华尔街日报》的启示
面对报刊业的生存困境,有人高喊:“难道是读者都死了吗?”当然不是。读者只是看网络、智能手机和电子阅读器去了。
互联网、智能手机和电子阅读器等新媒介,大多都提供“免费午餐”。这对收费的传统报刊的冲击已越来越明显。有“免费午餐”可吃时,谁还愿意掏“饭钱”?!
报刊业人士若想继续生存,就必须拿出更好吃、不花钱就吃不到的“午餐”。另外,如果失去了传统媒体所提供的覆盖范围广、品质有保证、分类明确的内容,网络媒体很难真正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对上网的内容收费,似乎成了美国报刊业绝地求生的唯一选项。
传媒大亨默多克旗下的《华尔街日报》,目前的付费网络用户稳定在100万以上。这给了其他美国报刊极大的启示。
2007年,默多克在收购《华尔街日报》时,曾打算取消网络订阅费,以增加该报网站的访问量,进而吸引网络广告。但在完成收购后不久,他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他看到了“通过免费内容提高点击量、吸引广告商”这一传统盈利模式的缺陷;同时,他也清楚地意识到了《华尔街日报》在内容上不可替代的优势。该报从诞生之日起,就致力于向读者提供“专业财经与金融信息服务”。今天,分布在全球各地的1600多名采编人员,每天都能为《华尔街日报》的报纸和网站提供1000多篇专业、独特、差异性大、紧跟市场动态的各类报道。在版面有限的印刷版上,《华尔街日报》的内容往往都被处理成简讯或导读的形式,更丰富、全面、深入的报道则都在网上——印刷版提供网址链接。此外,《华尔街日报》也很重视与其他新媒介的合作。2010年4月,苹果公司的平板电脑iPad在美国上市后短短一个月内,通过iPad阅读《华尔街日报》的用户就达到了64万。对各种移动新媒介的重视和利用,让《华尔街日报》获得了极大的收益。该报给同行的一大启示,毫无疑问是:网络、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等层出不穷的新媒介,都应该是报刊业的新阵地。
那么,美国报刊业的现状,对中国媒体人来说有什么警示意义呢?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的报纸、杂志、图书、互联网中,报纸虽以73.8%的阅读率高居榜首,但网络阅读则以17.1%的增长率位居第一。有数据显示,30岁以下的中国年轻人中,阅读报纸的人数正在逐年下降。
不过,与美国相比,中国的报刊业还有一个难得的缓冲期。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强有力的经济刺激计划,有效缓解了传媒业所遭受的影响,使其广告量和发行量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另一方面,中国尚未经历美国报刊业当年为追求发行量而形成的“降价风”,也没有以高昂稿费聘请知名主笔、评论家的传统,因而发行成本相对低廉。即便如此,对于中国报刊业来说,借数字技术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数字化转型、由纸质报刊向数字化报刊转变,仍然是发展大势。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相关新闻:
纽约时报欲停止推出印刷版
纽约时报未来将停止出版印刷版报纸 成本太庞大
纽约时报应向谷歌和读者收费
财富杂志:纽约时报网络版应该向读者收费
-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诚聘英才|帮助中心|意见反馈|版权声明|媒体秀|渠道代理
- 沪ICP备18018458号-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兰德林律师事务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电话: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