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名
  • 密码
  • 产品
供应
求购
公司
资讯
展会
评论访谈专题话题印搜动态
国内国际环保视频产品导购
活动展会设备印品世界
行业动态企业动态营销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统计商机
印前印中印后包装器材耗材油墨
胶印数码标签CTP纸箱创意丝印柔印其他
展会专题企业专题资讯专题技术专题
文化人物社会
展会预告会议预告展会资讯国内展会国际展会推荐展会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印刷包装丝印
您当前位置: CPP114首页> 新闻频道> 国内> 正文
胶印油墨
胶印材料
丝印材料

共和国大事记:1967年

2009-09-24 09:38:40.0 来源:中国网 责编:乐轩

  各级革命委员会的建立

    革命委员会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各级政权的组织形式,简称“革委会”。从1967年上海“一月风暴”开始,全国各地的党政机关相继被“造反派”夺权。这一行动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3月31日,《红旗》杂志发表了题为《论革命的“三结合”》社论,开头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指示:“在需要夺权的那些地方和单位,必须实行革命的‘三结合’的方针,建立一个革命的、有代表性的、有无产阶级权威的临时权力机构,这个机构的名称,叫革命委员会好”。经过近20个月的社会大动乱和错综复杂的夺权斗争,全国(除台湾省外)29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建立了军、干、群“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革委会集党、政大权于一身,实行党政合一、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

    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方式,取消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分别,合为一体;革命委员会人员采取“三结合”方式,即包括部分没有被打倒的“革命干部”,群众组织代表,和“工宣队”、“农宣队”或部队军管代表组成。在这种机构中,干部由于熟悉业务,一般负责日常业务;工农兵代表掌管大政方针,群众组织代表维护本单位下层人员的利益。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工农兵代表逐渐撤出革命委员会。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议案,将革命委员会改组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而革命委员会的组织形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才撤消。

分享到: 下一篇:农业部:今年夏粮总产预计超去年四十亿斤
  • 【我要印】印刷厂与需方印务对接,海量印刷订单供您任意选择。
  • 【cpp114】印刷机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对接,让客户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购低于市场价5%-20%的印刷耗材,为您节省成本。
  • 【印东印西】全国领先的印刷品网上采购商城,让印刷不花钱。